《旧日时光》被《天水晚报》2012年3月19日转载

标签:
文化 |
分类: 记.暗香 |
旧日时光
|
作者:李娟
|
|
徐悲鸿先生有一幅画——《琴课》,画中是他的第一位妻子蒋碧薇。她身着典雅的旗袍,婀娜的身姿,低着头,侧影对着你我。低垂的眼睫,纤纤的手指握着一把小提琴,极专注的神情。此时,美就是一个侧影,一个优雅的转身。可以感受到,画家的笔墨落在画布上的一瞬间,是饱蘸了无限爱意去画她的。在画里,有情感的河流缓缓流动。只有深爱一个人,才能让她在画中如此的静美、优雅,那样的美,独具一种岁月的光华。 我相信,画中凝聚的一刻,一定是她一生中最美的时光。 多年后,他们因为感情变故而分手。那时的新闻说“徐悲鸿花100万元和100幅画与妻子离婚”。这一事实听起来,让人觉得徐悲鸿极其大度和有责任心。离婚时,徐悲鸿也将《琴课》送给了蒋碧薇。 徐悲鸿后来真的付给蒋碧薇100万元和100幅画,慷慨而有情意。暮年的蒋碧薇这样说:“从此,我以徐先生给我的画换钱为生,一直到现在,我没有向任何人借过钱,也不曾用过任何人一块钱。” 如果说,青春时的爱情是一只美丽的蝴蝶,那么,中年时的爱情则是一只飞蛾,化作蝴蝶的太少太少。 离婚后的蒋碧薇,后半生与张道藩相偕到老。在她的《回忆录》中,写徐悲鸿的文字极简极淡,山寒水瘦,写的都是对徐悲鸿的抱怨。怨徐悲鸿不忠,背叛,离弃。可见,她终究没有放下。 从前的爱情沉睡了,它没有消失,一直睡在最深的心底,似光阴凝成的一枚琥珀,安放在生命最柔软的角落,与灵魂相连,生生世世,心心念念。 蒋碧薇的《回忆录》中,大部分篇章是写她与张道藩的往昔。可是竟用了徐悲鸿的画《箫声》做了书的封面,令人不解。是否可以这样解释?那是她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一个美丽的女子深陷爱情之中,不计后果,孤注一掷,18岁的她背弃了父母和家庭,和徐悲鸿一起私奔去了日本。她勇敢、执著,如春天盛开的一树樱花,绚烂而热烈。有爱情在左,青春在右,留下那幅画,留下春光旖旎时最美的模样,有什么不好呢? 有人说,世间的悲欢离合,悲和离是净化,使人更相信欢与合。 一位导演说,所谓最好的时光,是不能再发生的时光,只能用记忆来召唤回来的时光。读他的话,令人黯然神伤,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旧时光,刻在灵魂深处,用一生又怎能忘记?落花一样的往事,飘散在旧光阴里。一回头,发现许多细节,疼痛的,伤感的,温暖的,还在那里。不论你走出多远,它永远都在。蓦然回首,我们才明白,旧时光的美,便是我们经历过,失去过,疼痛过,最好的报答。 就像张爱玲说: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有它在心底,于生命的黄昏,有泪可落,握紧旧时光的星星余晖,用来温暖余生,总是好的。 □李娟 http://dzb.tsrb.com.cn/tswb/content/20120319/Articel13004MT.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