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徽州
文、影/李娟
诵/磊明
三
月沼是村子的池塘,如半轮明月,称为月沼,我很喜欢这个名字,清雅有回味。原来,户户门前的汩汩清流,后来就汇集在月沼中,给古老的村落添了几许灵秀和诗意。
不知道古人为何不将月沼修成圆形,小村不就有了一轮圆月。直到在西递见到一块石碑:作退一步想。忽然想起佛家说,花未全开月未圆,便是人生最好的境界。古人的智慧,便是懂得进退和取舍,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世间万事万物皆是如此。他们懂得留白和节制,如同一篇好文章,不会写得太满,不会把话说尽,才显得气象万千,意味悠长,引人无限遐思。
清晨的月沼静谧如梦,有几只白鹅伸着长脖子在碧波中觅食,白毛浮绿水,显得分外自在悠然,无数只红蜻蜓在水面盘旋。月沼两岸,粉墙高耸,瓦屋倒影。水中映着青山如黛,云朵晴空,美如幻梦,也映照着宏村八百年的风雨沧桑。
黄昏时节,夕阳余辉里,艳阳的火味正渐渐散去,水边的夜有几分清凉。月上青山时,月沼中便泊着半弯月亮。天上半弯月亮,水中半弯月亮。此时,月来水里,影落池中。
伴月沼品茶,一张小桌,几把竹椅,和友人围坐一处,淡茶几盏,赏两轮明月,清茶浅酌,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水边的茶楼亮起一串串红灯笼,水面灯影摇曳,波光潋滟,犹如月沼鬓上插着的一串发簪。
月沼边吟诗作画的诗人换了一茬又一茬,执手相伴的才子佳人换了一茬又茬一茬,似水年华里,多少红粉佳人青丝化为白雪,只有月沼不老,明月不老,青山不老。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山水之间有人家。与山水相依相伴,佳偶天成,和谐自然。美到极致的东西,往往都是最自然的,宏村不愧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四
漫步在小巷,顺着潺潺清流的方向一直走,一会儿,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面大湖,两岸树影摇曳,波光如镜。碧波中开满了荷花,或红或白,清风徐来,风动荷花香。湖面上立着一座石拱桥,犹如彩虹横卧清流之上。行走桥上,忍不住要问:无限荷香染暑衣,阮郎何处弄船归。人行碧波中,犹在画中游。原来这就是南湖,这座石拱桥有一个诗意的名字:画桥。
临南湖而居,就是庄严的南湖书院。走进书院,感到书香弥漫,静谧安然的地方有一种气场在。书院里立着一副对联:“漫研竹露裁唐句,细嚼梅花读汉书”令人回味悠长的诗句,似天雨流芳。一代代儒商,一个个莘莘学子就是从这里开启生命的智慧,他们饱读诗书,通今博古。观天地日月,感人世沧桑。面对一湖碧波,风荷细雨,风声水声读书声里,一个个小生命便如一颗颗莲子,只待春风拂面,知识的天雨润泽心灵,生命就如莲花盛开。他们被书墨之香滋养温润,懵懂的灵魂被诗书一次次唤醒。而后,羽翼丰满的学子们走出徽州,展翅高飞。
留恋在徽州,粉墙黛瓦,云树烟芦,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汤显祖有诗: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是的,他连梦里不曾想到,徽州之美,含蓄优雅,与世无争,气定神闲,美在风骨。徽州是浪蕊浮花都尽了,别有嫣然风流。
徽州是一部古书,一阕宋词,一幅木雕,一杯淡茶,一簇花开,一轮明月,一卷水墨丹青……
徽州从未消失,她只是和流逝的岁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