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内心
----李娟散文印象
胡忠伟
在陕西诸多女性作家中,李娟算是后起之秀。她虽然不是专业的,但她一直以业余的韧劲和执着耕耘在散文这片田地里,蔚然成了一道风景。她是安康水电厂的一位职员,汉江的钟灵毓秀给了她丰富的想象和创造,秦风楚韵的文化浸染使她的散文直抵人的内心世界。
与李娟的认识只是缘于博客。大约四五年前,我偶然闯进了她的博客,那些如水般清澈干净的句子流进我的心里,让人心觉滋润而温暖。有这样平静的叙事和书写,在我看来,就是很大的成就。后来,每次读博,都要先看看她的文章。读博,也读着她的成长。她的文章,仿佛带着水气,葳蕤生姿,氤氲着一种人世间的烟火味,迷迷离离,让人欲罢不能。
她的文字,有日常细节的精致,有个人生活的质感,有她大量的长时间阅读写作的积累,谦逊,又很清高,同时保持着一种清冷妩媚的特质;在她的作品中,女儿态、抒情性、敏感自省和绵长坚韧的东西是我非常欣赏的,这体现在她多年的写作上,也体现在她对生活的认知体悟上,还体现在她始终保持在文字之中那种优雅朴实、些微天真的气息中,经年不变。在她如此冷静的书写之后,隐藏着丰厚的阅读经见和人生感悟。
在《初见凤凰》里,她对沈从文先生曾经生活的凤凰古城的描写如诗如画,美丽的风景代替不了对古今人生的思索:“寂静的江畔泊着一叶孤舟,仿佛一个漫长的等待,从山寒水瘦到碧潮满满,等待的人还是没有来。可是,每个人的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漫长的等待,从年花如玉到老去鬓白。”《不一样的爱情》同样显示了她对人性和人的内心世界的探求及思考:“一样是人心,有的心,装得下碧海蓝天;有的心,只装得下个人的爱恨悲欢。一样是爱情,有的人,能将它化为一坛香醇的女儿红;有的人,却用它将人生切割得鲜血淋漓。”在《读画记》里,他对吴冠中先生画作的解读自然而贴切:“写意画就如同苏州园林中的一处水榭,一弯秋水,一扇花窗,一个长廊,让人品味出不同的意趣,那是东方文化孕育的古典、含蓄、优雅、韵味。不必说,不可说,尽在画里,又直逼人的内心深处,清芬暗盈,余韵幽幽。”《春如线》,她在读吴冠中画作的同时,也不忘对阅读情景的描写,让浮躁的人心一下子变得平和:“在春意融融的日子,最适合阅读与植物有关的书,翻翻那本千年前的歌谣——《诗经》,先秦时候的桃花,木槿,蔓草,春韭,薇,菘,卷耳们葳蕤不息的迎面走来。怀揣着诗意和古典,怀揣着春天,使得我们渐渐坚硬的心灵,一瞬间变得安宁和柔软。”
同样的文字在李娟的笔下还有很多。在我的感觉里,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汉水之畔的女子,她是一直坐在水边的茶楼里,品茗赏月,把酒弄诗,然后写下一些文字和期待,湿漉漉的文字在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日子里,散发着人间烟火气,典雅而诗意,柔顺而劲道。她是真正把文字养在心里,这样的文字,就有了抵达内心、穿透岁月的力量。
作家简介:
胡忠伟:语文报特约编辑,课堂内外.创新作文特约编辑,写作导报特约撰稿人,作文评点报文法相印专栏主持人,已出版散文集《未带走的嫁妆》,论文集《作文成功之道》。
胡忠伟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u/124000318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