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流 母亲 月光》刊发2010年1月15日《华中电力报》

(2010-02-01 18:44:23)
标签:

河流母亲月光

华中电力报

药方

文化

  题记:文字,若是一味抚慰心灵的良药,仁慈、大爱也是。

 

                       河流 母亲 月光

 

                               李娟

   寒冬来临的时候,儿子感冒了,我带着儿子去了医院,正好遇见她在门诊上班。

 

   她身边围满了焦急的家长和哭闹的孩子。她头也不抬地忙碌着,一个接着一个孩子看病,幼小的孩子们亲切的唤她:洪婆婆。她耐心地问诊,听诊,开药,有条不紊,一丝不苟。她说话的时候总是轻言细语的,似微风拂面。我远远望着她,觉得她工作的样子是那样沉静、柔和与典雅,那是似水流年雕刻出来的另一种美。

 

   我是十年前认识她的,那时我刚有了儿子。一年中,儿子有一两次感冒咳嗽,总少不了去麻烦她。她是这座汉江边的小城里有名的儿科专家,有孩子的家长没有不认识她的。

 

   她细心地听诊,检查,开药。孩子在冬天常患的是感冒咳嗽,她在药方上写着:半夏,甘草,鱼腥草------那些遥远的带着泥土清香的草药,那些从《本草纲目》中游走出来的草药,在她的笔下灵动而舒展起来,我相信,每一味草药在她笔下是有灵魂的。她每开一味药,总是反复思量着,那样的细心,慎重。半夏两克,甘草三克------,她开的中药量少,但儿子服了她的药,几天后感冒就好了。

 

   有一位农村来的父亲,背着七八岁的孩子来看病,她给孩子检查后说,孩子还在发高烧,需要住院检查。那位父亲的眉头一瞬间拧成一团。他脚上穿着破旧的黄胶鞋,鞋帮上沾满了泥巴,不知道这双脚走过多少焦灼的路,才急匆匆地赶到医院。她开好药方,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叮嘱这位父亲,西药一天吃几次,一次吃几颗,中药煎半个小时,每天分三次服下------如果孩子有啥不好,就赶紧来医院。那对农村的父子走后,她对我说,农村人可怜,没钱看病,就不愿意住院,又没读过多少书,给孩子吃药怕他都会记错。我听着她的话,想起这样几个字:母爱如佛心。

 

   她开处方的时候,握笔的手有点颤抖,我说,您的手有点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她微笑着说,不要紧,我心脏有点不好,不敢吃药,怕影响记忆力,开药方会记不住。她每次给儿子开了药方,都要仔细地看过好几遍,才郑重地交到我手中。

 

   走出她的办公室,见走廊里蹲着一个中年的男子,他抱着头,将身体蜷缩成一团。他的背影是如此孤单,脆弱,无助。不知道他遇见什么难事,我想,他不是为了病,就是为了钱。人生的悲苦在这里随处可见,而我的怜悯成了最廉价,最无力的东西。再强大的人,到最后都输给疾病,再强大的人,都被疾病打倒一蹶不振。

 

   住院部大楼的门口贴着几张红艳艳的感谢信,我停下脚步细细地读着,一张是一对农村夫妇写给儿科大夫的,其中感谢的主治大夫就是她。这个七岁的小女孩患了脑膜炎,昏迷了八天之后,被她和她的同事们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我心里荡起一阵阵喜悦和暖意。

 

   有她在,有他们在,是孩子们的福祉。

   我看见,她的鬓角有了几根银丝,不过,她低下头开药方的样子如此的静美、优雅,让我想起那些温暖的词语:河流,母亲,月光。

 

   文字,若是一味抚慰心灵的良药,仁慈、大爱也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