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文学》2009年第5期目录
中篇小说
04/王 旌
我和于小米的爱情时光
短篇小说
16/王培静
说出你的秘密
22/刘乐艺
钢铁是这样报废的
28/白
丁 兔子,兔子
31/云
亮
傻女人
34/郑海军
小月儿
37/金问渔
七零七
43/杨俊红
漂
51/白保建
股海神算
54/奚家坤
阿宝
散 文
61/李腾贵 乡村物事(四题)
67/李 云
冬天:颜色或者一只乌鸦
70/衣 水
雪花的秘密(组章)
74/余继聪
滇中野果香
79/张书超
千枣树
81/李
娟
流年书简
84/郭志杰
认识的碎片
87/王佩琳
胎动(外一篇)
89/李小琳
小地方
91/化
雨
奶奶与猫
92/励
志 清明和寒食
诗 歌
94/李
双 李双的诗
95/谭延桐
谭延桐的诗
97/兰
雪 兰雪的诗
99/乐思蜀
林间漫步(6首)
100/王征珂 锦瑟书(组诗)
101/程宇翔 流逝的版图(组诗)
102/胡济卫 雪落无声(4首)
104/竹露滴清响 请一直尖锐(3首)
105/鲁绪刚 似有人在伐木 (3首)
105/江晓晓 盛满酒意的酒杯(3首)
106/张国臣 张国臣的诗
106/张志超
张志超的诗
特 稿
57/焦守凤等
光辉永在 精神永存
——谨以此文纪念父亲焦裕禄逝世45周年
文 论
107/徐 郡
在村上的世界里寻找卡夫卡的影子
111/欧阳娜
凝视下的反抗
116/刘桂云 《狂人日记》主题探析
122/温成茜 从《水仙》看华兹华斯的浪漫生态观
125/许宪国
对电视剧《团长》的几点解读
128/张翠花 尚玉峰
乱世中的铿锵玫瑰
130/张丽芳
论林海音《城南旧事》的“三重”情结
134/王莹莹
浅析白先勇小说《谪仙记》中的女性形象
141/甄艳华 杨 音
伍尔夫女性主义诗学思想对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影响
《东京文学》国内统一刊号:CN41-1052/I,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5346。创刊26年来立足中原,面向全国,发表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读者中享有较高声誉。文学巨匠巴金以及前辈作家楼适夷、陈伯吹、师陀、茹志鹃等,都在《东京文学》上留下了优美篇章;当代文坛主力作家刘庆邦、阎连科等也曾在《东京文学》上笔耕跋涉。
《东京文学》杂志由河南省开封市委宣传部主管、河南省开封市文联主办,杂志内容丰富,印刷精美,雅俗共赏,集权威性、实用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常设栏目有:小说、散文、诗歌、文论。
流年书简
李娟
一
细雪
这个冬天,天空一直飘着细雪。我的寒江一片晶莹,地上常落着一层淡淡的薄雪。江畔的梅花开了,红梅映雪,暗香浮动。
落雪之夜,读诗人的诗句:如果明天雪漫江城,那就是我写给你的情书。
云中锦书,水中鱼笺,纤纤尺素,枝上花笺。这些闲雅而古典的字眼,这些优美而娴静的词语,都是用来特指书信的。自古文人写给爱人的书信,有多少种?那些美丽如天鹅羽毛般的文字,那些纯洁如白雪般的诗句,飘荡在时空与梦想之间,飘荡在天空和大地之间,飘荡在理想和现实之间。
我一直认为,从没有写过情意绵绵的书信的一对恋人,他们的爱情是苍白而可怜的。从来没有收到过唇齿留香的情书的女子,她的爱情,就像是屋顶上的袅袅炊烟。有的,只是现实生活的烟火和踏实的温暖。
但是,世间有哪个女子,不想要徐志摩写给小曼的《爱眉小札》中的情话:“龙,我的至爱,将来你永诀尘俗的俄顷,不能没有我在你身旁,你最后的呼吸一定得明白报告这世间,你的心是谁的,你的爱是谁的,你的灵魂是谁的。”志摩和小曼的爱情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有怜爱,还有呵护之爱,兄妹之爱,忘我之爱,献身之爱,狂热之爱,君子之爱。诗人徐志摩的一生,是以爱情为事业的一生。他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找我人生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可是,徐志摩去世的那一年,小曼仅二十九岁。烟花一样绚丽的女子,在他远去的一刻也随之燃尽了韶华。小曼此后没有再嫁。她每天必在志摩的灵前现一束鲜花,整整三十年。
从别后,忆相逢,几番魂梦与君同。
后来她倾尽一生所有,出版了志摩的全集。那个时代,志摩并不是红色诗人,愿意帮他的朋友,已经不多了。唯有陆小曼一人,忍住所有的孤寂和哀愁,为他做了这件事情,她唯有以此寄托深深的相思。
这样懂得爱情真谛的男人,如曹雪芹、纳兰性德、晏几道和徐志摩。这样情深义重的女子如陆小曼、石评梅、宋清如、许广平……
在鲁迅和许广平的《两地书》中,鲁迅亲密的称许广平叫“小刺猬”,许广平则称先生为“小白象”。我喜欢先生写给许广平的信:“这两个星期以来,我一点不颓唐,但此刻遥想着小刺猬之采办布巾之类,豫为小白象经营,实在乖得可怜,这种性质,真是怎么好呢。我应该快到上海,去管住她。”
无情未必真豪杰。在先生犀利似剑一样的外表下,竟然也掩藏着柔情如水的一颗心。先生有她相伴,再苦寒的冬天也有着梅花的欢颜。
爱着,就是踏雪赏梅,围炉夜话。爱着,就是江畔听涛,品茗吟诗。爱着,就是执手相看两不厌。爱着,就是一对灵魂默默的相知相许。爱着,就是身边飘拂着雪花般他寄来的云中锦书,细细读来,字字缠绵,唇齿留香。
那些才情和深情凝结的诗句,那些泪水和欢笑凝结的词句,让他们在盈盈暗香中沉醉。
二 悲欢
读汪曾祺先生的一本回忆录,写到一个人——金岳霖教授。
这位清华大学的逻辑学教授和哲学家,他孑然一身。养着一只健硕漂亮的斗鸡,长年与他作伴,和他同桌吃饭。有一年,金岳霖教授在北京饭店请客,大家来了都很纳闷,问他为什么请客,他这才宣布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其实,那一年,建筑学家林徽因已经去世多年。
我的眼里一瞬间泛起层层的涟漪。
金教授对林徽因的才情谈吐极为欣赏,林徽因学的是建筑,但是她的文字与诗歌空灵洁净,风格清新,独一无二。她的小说《窗子以外》入选当时西南联大的大学国文课本中。他是她一生的挚友和知己,在她一生的每一件重大事件中,都会有他的名字和他伟岸高大的身影。
一九五五年,林徽因病逝。他写给她的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世间有这样至情至性的人,让人敬重。世间有这样重情重义的人,让人心暖。世间有这样一往情深的人,让岁月感动。
三 共暖
许广平在回忆鲁迅先生的文字中写道,鲁迅先生晚年常常深夜起来,独自一个人和衣躺在阳台冰冷的地板上,望着沉沉的黑夜缄默不语。我想,先生那时的痛苦一定沉重如铁青色的暗夜。
海婴还小,半夜起来,看见了父亲,也依偎在他的身旁躺下。许广平醒来找不到他们父子俩,而后,却在阳台的地板上找到他们。她心中的怜惜和疼痛不能言说。真正的痛苦是无法诉说的,就如同真正的爱,也是永远无法诉说。
在许广平娓娓道来的诉说中,我体会到一位妻子隐忍的,柔弱的,饱含疼痛的爱。那样的爱,可以包容黑暗,病痛,棱角,冷酷和人间一切的伤痕和寒意。
鲁迅先生有她这样知疼知冷的女子相伴,也不枉苦痛的一生。
爱,其实不仅仅是共享幸福。真正的爱,是共担苦难。
四琴声
寂静的夜晚,读叶芝的诗《当你老了》。楼下有人在拉小提琴,是古典忧伤的《梁祝》,夜凉如水,琴声如诉。
和着缠绵的琴声,读这位爱尔兰诗人写给女演员茅德冈的诗,写尽爱情的真挚、永恒、可贵和忧伤。二十多年的时空阻隔,却割舍不断深深的思念和牵挂,各在天一涯,却心心相系。
正是《牡丹亭》中所写: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五 青苔
读一篇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其中提到他的原配夫人——朱安。
这个隐藏在鲁迅光环中的女人,一直侍奉鲁迅母亲几十年的女人,这个和老太太相敬如宾的女人,这个在鲁迅和许广平结合之后也不曾离开周家的女人。在鲁迅先生去世之后,有关人员去鲁迅先生的故居,向她寻找一些先生生前的遗物。她却说:“我也是先生的一件遗物。”
我也是先生的一件遗物。
读到这样的话,令我心惊。
一种深深的悲哀和凄凉刺过心壁。那个时代,不少这样的女子淹没在江南迷蒙的烟雨中。她们没有力量反抗,出走和离去。她们像是主人家里的一件物件,一把桌椅,任流年的尘埃层层的堆积,而后,被流光抛弃,被风尘掩埋。这样的女子,渐渐老了,老成屋瓦上一片片旧的青苔。无尽的苍绿,绿得经不起岁月之手的触碰,仿佛轻轻地一握,便滴出一点点清泪来。
六 寒江
我一个人在江畔的时候,正是薄雾笼罩的黄昏。白蝴蝶般的细雪正踏着轻盈的舞步走来,江面静谧如梦。江水在这里开阔而苍茫。寒冬的江不是瘦江,而是烟波浩渺,恍若仙境。
作家梭罗说,湖是大地的眼睛。我没有一面碧玉般的湖水,我却有一条清澈的汉江。我喜欢来看江水,不论是水光潋滟的,还是像此刻沉静如梦的。
江上,有渔人荡一叶小舟,缓缓地滑向江的对岸。时光流转,仿佛一瞬间回到古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幅淡然的水墨丹青。
一对老人从我身边走过。她说,怎么不见江边那一对天鹅呢?傍晚的时候它们常在这里的。他们看来是常来江边散步的。
在那!她指着远处江边的一丛芦苇说。
芦苇丛中,一对美丽的白天鹅仰着头,一会儿优雅的脖颈相交,一会儿低头觅食,安然的相依相偎。
曾看见一本书上说,天鹅总是一对对地觅食,一对对地相守。它们终生只有一个伴侣。若其中的一只死去,另一只也就活不了多久,它们一生不离不弃。世界上有些生灵,其实比我们人类忠贞和高贵。
雾迷离,江不语。
七
流年
乐府诗歌是东汉和西汉时期在民间流传的。
它最有魅力的,就是对于爱情炙热而率真的表达。其中《上邪》中情人对于爱情的誓言:“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衰绝。山无棱,江水为之竭,冬雷滚滚,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对于爱情的宣言,是如此的果敢坚决。爱,就要爱到山无棱,天地合。这样的表白是没有理性的,但是真正的爱情从来都是狂热而勇敢的,没有算计和理智的,不是吗?
晏几道的小山词中写给爱人的诗句:“多应不信人肠断,几夜夜寒谁共暖。欲将恩爱结来生,又恐来生缘又短。”苦苦相爱的人们,是何等的贪心和痴情?今生不能长相守,唯有长相思。今生不能长相聚,只待来生再续前缘。这样痴心痴情,如醉如痴相爱过的人,是无悔的,更是不枉此生的。
爱情的魔力,可以穿越地域,穿越年龄,穿越时空,甚至穿越生死。
法国作家杜拉斯写道: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于我来说,我觉得现在的你比年轻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的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是杜拉斯在她七十岁时创作小说的《情人》开篇中一段话。这段话,是由她口述,在雅恩·安德烈的打字机下如泉水一样涌现的。这段话,又仿佛是二十八岁的雅恩·安德烈说给年迈的杜拉斯的。
爱她,爱她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爱她,爱她苍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二十二岁的雅恩·安德烈是一名大学生,他作为杜拉斯的忠实读着,不停地给她写信,那一大箱的书信像是来自沙漠的呼喊和渴望。直到五年后的一天,暮年的杜拉斯终于给他的回信,这仿佛是回应了前世的召唤。
蒙塔来的诗歌写道:你穿越万里长空,我为你拭去额上的冰霜。
于是,安德烈来了,取代了书信,安德烈来到孤独苍老的杜拉斯身边。陪伴她十六年,直到她生命的尽头。
而爱情,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件,更不是一个盟约。爱情是扑向幸福方向的勇气和执著,爱情是人类精神世界最温暖的回望。他说,你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园和故乡。
繁花飞舞,那是风儿写给春天的情书。群星坠落,那是天际写给湖水的情书。细雪飘飘,那是天空写给大地的情书。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总有一个人,永远是你一生的至爱。
老去的,只是光阴。不老的,却是一对相爱的灵魂。不老的,永远是美好的文字、诗歌和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