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康电视报》10月22日副刊刊发随笔《玉碎》

(2008-10-22 18:55:24)
标签:

文化

玉碎

 

   秋雨潇潇的季节,我再次翻开翻译家、作家傅雷的《傅雷家书》。仿佛又看见戴着一副眼镜的作家伏在桌前奋笔疾书的高大身影。那是半个世纪以前傅雷写给留学海外的儿子傅聪的书信,正像楼适夷先生这样评价,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的读物,这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傅雷给孩子的爱和教育是一般父母无法给予的,他亲自编教材,用毛笔的认真地抄写课本,给孩子讲解,为他们打下厚实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根基。在《傅雷家书》中,他这样写道:“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达我的悔恨和热爱!”字里行间,如杜鹃啼血,一颗拳拳爱子之心跃然纸上。那是一个刚烈率真又柔情似水的父亲,他在对于孩子严厉的教育中,包含着多少化不开的浓情和炙热的爱。

   想起多年前在黑夜里疾驰而去的火车上,我第一次读到关于傅雷夫妇去世的资料,那一刻,我感到有一份疼痛离我很近,对于作家的怀念和他断然离去的伤感填满我心灵的每一个空间。车上的人都已经沉沉睡去,没有人知道,那位女子为什么会在暗夜里开始落泪如雨。

   日本作家在纪念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中说,玉的碎片直刺人的心肺,让人疼痛不已,这样的生命离去,再也无法复制!我无法想像在四十年前那个秋日的夜晚,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许那一晚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整个大上海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傅雷几乎已经闻到风雨的气息,他不是惧怕狂风暴雨,他是不能忍受这样黑白颠倒的屈辱,他像一枝直入云霄的青青翠竹,宁折不屈。只是那一晚,大上海再也放不一张安宁的书桌,作家的书桌上打翻的一瓶墨水一瞬间污染了所有的稿纸,再没有一块干净洁白的地方。傅雷和夫人决然走向另一个没有风雨的安宁的世界。他的离去不是逃避,他的愤然离去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是何等高洁的人格啊!这样的一身傲骨,以这样决绝的方式捍卫自己的尊严。

   说起作家傅雷,不能不提他美丽温柔、端庄贤淑的妻子朱梅馥。她在给儿子傅聪的信中写到:“孩子,我虽不智,天生懦弱,可是靠了我的耐性,对他无形中或大或少有些帮助,这是我觉得可以骄傲的,可以安慰的。我们现在是终生的伴侣,缺一不可。”正是这样的“缺一不可”,在先生离去的路上,一路有她陪伴,生死相随。傅雷写好最后留在人世间的文字,依然安排的井井有条,依然是如此的严谨,云淡风轻,那仿佛不是告别人世的遗书,而是像要出远门的人留给家人的书信,他只是要回去,和她一同归去,她牵着他的手,无怨无悔。

   一直觉得人世间最美的爱情不是花好月圆的完满,而是历经人世沧桑的两人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还能说,与你相伴今生不悔。人世间还有那一种爱情能和他们的爱情相媲美?几乎所有的爱情在他们面前顿时黯然失色,谁能像他们一样患难与共,生也相随,死也相随?那一夜,天空中有两颗璀璨的星辰瞬间划过黑暗的夜空,留下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多少双迷茫的眼睛,震撼了多少颗正直善良者的灵魂,也谱写了一曲凄美异常的中国文坛的千古绝唱!

   后来,我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见到他们的儿子,著名音乐家傅聪。他说,我现在回想起我的父亲,虽然事实上,我已经比他多活了五年,可是我感觉自己好像还是个孩子,我印象中父亲在他年轻的时候,已经高不可攀。

   我想,这就是高山仰止吧!傅雷先生,在人们心中永远有着这样位置,你想到他会不由自主的抬起头来,你会不由自主的仰视他。他像一座精神的丰碑,他像是一座巍峨的高山,任时光流逝岁月变迁,永远令人敬仰和难忘。

 

 

注:本文引自李娟散文集《品长时光的味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