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娟
我和李娟是同事,又同在一层楼上班,两人的接触自然就多。几年前去一个
地方参加演讲比赛,别人问我:你的演讲稿是谁写的?
我随口说:杜文娟。
对方说:哦,杜文娟写得应该不错吧,你要是请李娟写就更好了。
我说:为什么?
对方说:李娟的散文比杜文娟的好,演讲稿写得肯定也好。
我说:是的,是的,可是请不到她。
主持人介绍我以后,那人满脸绯红,责怪我为什么不早说自己就是杜文娟。
我笑说:没关系,大家都是朋友,本来李娟的散文就好。
李娟的散文的确很好,她的散文富有女性的柔美和细腻温婉,从她的文中能
享受到真情、恬静与香醇。李娟文如其人,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我是十年前开
始读她作品的,一开始她写亲情,写到了兰姨、表姐、同学、父亲等等。记忆最
深的是写父亲的那篇:“如果有来生,我依然愿意做您的女儿”。后来她有了儿
子,我俩认真地作过一次交谈,我说台湾有个女作家,从孩子出生以前就开始记
录,一直写到孩子很大的时候。因为我们没有更广阔的视野,没有更宽泛的写作
素材。她为儿子写了不少文字,每一篇都充满了激情和深深的爱意,甚至把儿子
的一言一行记录下来,凝练成“语丝”。现在,又读到了《妹妹的笔记本》:“
感谢母亲给我一个骨肉相连的妹妹,你像一只荆棘鸟,每一步行走都是疼痛和鲜
血,可是,你从来都没有放弃对于生活的信念”。这是一个坚强的妹妹,同时也
看出李娟的文字已经不光是轻吟小唱了,这些浸着鲜血和泪水的文字让人感动,
可以看出她对苦难的抗争和对苦难中人的热切的期盼。
李娟在写亲情的同时,还写了大量的读书随笔,她的阅读范围越来越广,从
莎翁到杜拉斯、到《简爱》、《傅雷家书》,一路读来,一路受益。别人写读书
札记只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而她完全与作品中人情感交融。比如《感谢简爱》
:“在那些暗淡的黑夜里,我无数次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总能与你瘦小的有力
的手紧紧相握,你给予我的不仅是生命的力量,还有黑夜里照耀我心灵的一抹灿
烂的星光。我仿佛又看见你穿着碎花的落地长裙,站在高大的梧桐树下,春天的
阳光透过树的枝叶洒在你身上,那样惬意、沉静、美丽”。这是一串多么温情而
美妙的文字,这些文字能够撞击心灵,这些文字具有黑珍珠般的华贵和冷艳,没
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是写不出如此精致真情的文字的。
李娟的游记并不多,但就在她不多的旅行散文中,也能看出她不同凡响的文
字功力和饱满的温暖情怀。很多人写游记,除过对景点的细致描写外,看不出一
点自己的思想,写得比照相机照得还细致入微。而李娟的《一个人的丽江》,传
递给读者的是一个有灵魂、有思考、有情趣、有感情的丽江。丽江给李娟的启示
是:“有些人,舍不得用一生去忘记。有些地方,舍不得一次读完。而丽江是一
本洁净之书,心灵之书,我舍不得一次读完”。李娟的总结如此富于哲理又风情
万种,大概和她的人很有关系吧。
关于写作,她也有自己的想法:“写作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情感和心灵的宣泄
,是因为内心的疼痛和苦难才拿起笔。而后的坚守和继续,是因为在美好而纯净
的文字中,我们找到了心中的春天,花朵,流水,高山。我们像一棵葱郁的树,
这个世界上曾经有过自己的身影,我们写过,爱过,活过,痛过,笑过,已经足
矣”。她说,无论我身在何处,我都不能放弃写作,她是我灵魂深处的一盏灯火
,在许多失落困惑的时候,她曾经温暖地照耀着我的心和永远的梦想。
《西北电力报》
2007年67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