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游记 |
西安,那个落日余晖中的古城,残阳如血的晚风中,暮鼓晨钟有一天是不是也会变成沧海桑田呢?在这个充满历史感的古城里,一切仿佛都没有什么不可能。
一、五花马、千金裘,呼儿跪地倾美酒
我不知道西安的街道是否烟尘漫天,我呆在那里的时候,倒是温暖湿润的,一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样子。濡湿的街道,路上并不悠闲的人群,这就是最初的西安印象。
我住在离鼓楼不远的老城区,出门走几步,就看到很出名的肉夹馍老店,偶尔买个来吃,倒也鲜腴。
然而出门前早就被人“循循善诱”去马家十字,找到一家据说是很出名的羊肉泡馍馆,汤是异常的鲜美,馍我是没有耐性掰的,汤倒是喝了个底朝天,马家十字,没有让我失望。
光有吃是不够的吧,虽然我是如此典型的一个饕餮之徒。于是去了钟楼、鼓楼。凝重厚重的城墙上长着一座典型的中国建筑,鼓楼进门处,摆着一列朱红大鼓,仿佛要进行一场长鼓舞,甚或,长安鼓点动地开,仿佛不小心敲了,就会引发大件事似的。于是,太阳照耀下,那种眩目的红,益发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引诱。
在鼓楼街瞎逛,这里,其实是比马家十字更著名的小吃街。很多回民食店,我跑进一分利,随便叫了点什么,东西是相当的便宜,然而个人觉得味道不过如此,
在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去到钟楼,那一抹天空中的蓝紫,配上大殿檐角的风铃、充满形式感的大钟,我忽然觉得,时光从来没有流逝过,西安,忽然回到长安时的样子,骑着五花马、穿着千金裘的少年,忽然就从街角冲了出来,呼儿跪地倾美酒。
这里,就是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地方?这里,曾上演着怎样的恩怨情仇?当晨钟暮鼓轰然敲响的时候,回望广场,“格子棋盘”上的众生,营营役役地各忙各的,一切的一切,恍如隔世。
二、车辚辚,马萧萧,陶俑弓箭各在腰
来到西安古城,怎么能不看兵马俑呢,西安的交通还是方便的,我轻易就打听到了去兵马俑的公共汽车。车并不满,晃晃荡荡就到了兵马俑。
长方型的土坑里,排列着一队队的陶俑,真人一样高,表情相当生动,或翘须,或瞪眼,手按剑柄或是策马扬鞭,更有的手执长戟,整装待发。那些陶俑长得都很有特别,多数是长脸,高颧,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分得很开,时至今日,仍有人是长成这个样子的,我们说,这叫长得“很有古风”。
兵马俑博物馆有好多个坑,各个坑里的陶俑虽然有点大同小异,然而细看各不相同,有的坑里不光有陶俑,还有很多匹马拉的马车、车上有华盖,一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样子,我想,热血男儿们来到此处,一定后悔自己晚生了几千年。
三、城墙外,古道边,但见芳草碧连天
既为古城,古迹必多。我是喜欢古城的城墙的,跑到东城外的古城墙去怀古。灰色参天的城墙下,兵马之声隐约可闻,不知多少战事曾在此处发生,时移世易,血迹早已不见,剩下的,只有庄严肃穆,站在城头,不觉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之感,倘若陈子昂光临此处,不知又会写出什么千古绝句了。
仰视城墙上的排水沟,杂草丛生,于大气中隐现丝丝生活气息,原来,古人是这样排水的!
城墙外,古道边,芳草碧边天。我在城墙外不远处,发现一朵球状浅紫的野花,为岭南各处皆无,原来,到处都有微风中的野花,在自由自在天真烂漫与世无争地盛开,哪怕是在腥风血雨的古战场上。
盛夏的西安天高云淡,不下雨的时候,那种湛蓝,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只好套用一句用滥了的俗话:就象婴儿的眼睛。。。她在从容不迫地注视着路上的行人,历史与时空的变幻中,优悠淡定,处变不惊。
特别提示:
1、
2、西安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到此旅游请携带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