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春节是红色的

(2017-01-30 17:15:39)
标签:

春节是红色的

李付春

原创

分类: 散文随笔
春节是红色的

文/李付春
    http://img843.ph.126.net/FdHrvfGw0nhbIvcUNqg9Lg==/1878845469545290816.jpg两个大红灯笼挂在门口两侧,里面装上电灯,白天红满村,晚间红满天。

    大门口和屋门口上都贴上红春联,门楣上挂满了红辣椒,象征着来年的日子也是红红火火。

    在早些年的时候,红灯笼不需要购买,都是自己家动手扎制的。在我的记忆里,也只有大户人家的院门口才挂着一对红灯笼。现在不同了,每逢春节将至,几乎家家户户的门口上都挂上了红红的灯笼。灯笼下面是穿着新衣放鞭炮的孩子们。
    那年为了买灯笼,我到邻村亲眼见过一位扎灯笼的高手,走近看,他的手很粗糙,像砂纸一样在竹篾上捋来捋去也不怕被划破。他先把竹子剖成竹篾,用温水煮过。竹篾准备好,他就在膝盖上垫块皮布,坐在墙角太阳下扎灯笼,然后再把大红“福”字的红绸布裹在外面,一个个检查合格以后收起来,再按尺寸大小整齐地排放在屋内一角,就等客户登门购买或第二天赶集去卖。

    过年了,家家户户红灯笼高高挂起来,村庄仿佛一瞬间变成了美丽的童话世界。进入农家拜年,就会看见门楣上挂满了红辣椒、老玉米和大蒜头,透着一种泥土的芳香,整个农村到处充满了喜庆、欢乐的田园气息。
    过年还是要到乡村去。我总是认为,只有乡村的年才像年。过年了,不仅要挂红灯笼,更重要的是要贴春联。

    贴春联当然是要先写春联。写春联那可是“秀才”们干的活儿,在我的记忆里,最先写春联的是村里的“老会计”。小的时候我跟在爷爷身后,先递上两张新买的大红纸,爷爷再从怀里掏出一盒“大丰产”牌香烟,抽出一支给他点上,再点燃自己的一支,剩下的那些就归老先生了。爷爷转身要走,我在身后拽了一下他的衣襟儿,意思是想看看他怎么写。
    我翘着脚扶在桌后边,就见他戴上老花镜,润好两支毛笔,放在早就磨好了的墨汁旁边。然后裁割红纸,再在桌上铺开,稍微折叠了一下,就浓墨如泼,写了起来。当时还没有上小学的我,也不知道人家老先生写的是什么,也不曾见他照着什么写,就知道人家肚里学问大着呢!虽然我还不识字,只见他写的很漂亮。当时我就想,长大以后一定要像那老先生一样,满“肚子”里都是“黑字”,并且还能给爷爷挣半盒烟抽。

    后来,我当了教师,真成了教书“先生”。当真正拿起毛笔为街坊邻居写春联的时候,爷爷却提前走了,没有见到我肚里的“黑字”落在红纸上。一般是学校放了寒假,我就开始琢磨着一年的新词儿,在报纸上也搜集了许多,也忙活了几年。可是,最近几年真正找我写春联的人少了,就连我自己家的门上贴的也是从集市上买来的成品。
【原创】春节是红色的
    但到了临近贴春联的时候,我依旧还是忙。东头二叔拿着半张红纸来,让我给写“六畜兴旺”,他说要贴在猪圈牛栏门上。“大粪三千担,肥猪八百斤。”这是乡亲们猪圈茅厕上的春联。西头梁家哥哥夏天老人去世,拿着两张蓝纸也给写春联;前院三哥让写“天地三界之神位”来供养天地;西邻王家兄弟让给他那三轮车上写“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自家的粮囤上要写“五谷丰登”,天灯竿上还要贴“太公在此”。我有时候好笑,我这点本事只能伺候神仙和牲畜了。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春节时的对联,正是这些春联,构成了乡村文化的缩影。

    大年初一走在农村大街上,要看谁家门前的红爆竹皮子厚,要看谁家的灯笼红,要看谁家的春联艳,更要看春联的真实内涵。农村这片黄色的土地上,只有春节它就会变颜色,似乎成了红的世界、红的乡村!

————————————————————————
声明:1.本文系作者原创,如有转载请署名来源于李付春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fuchun1129
 
 
       2.图片来自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