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14《山西日报》/《三联生活周刊》

(2011-10-14 18:38:25)
标签:

三联生活周刊

山西日报

情感世界

国庆长假

亲近泥土

情感

分类: 散文随笔

10.14《山西日报》/《三联生活周刊》

10.14《山西日报》/《三联生活周刊》

实实在在地亲近了泥土,做回地地道道的农民



  累在庄稼地
                                         口 李付春

  假期我很累,并没累在跋山涉水的旅途中,而是累在父母的庄稼地。

  早些年,农村中小学都有农忙假。每年的八月十五前后,农民开始忙“三秋”,学校也就开始放6周的秋假。我们那帮青少年,回家都能找到“帮农”的差事。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非常低下,机械化程度不高,“三秋”生产基本上全靠人力和大牲畜来完成,当然时间上相对来说要较长一些。

  二三十年过去了,我也由学生变成了老师,依旧没有离开校园。不同的是,学校不再为农忙放假,那是因为农村机械化程度的大大提高,解放劳动力。原来需要一个半月才干完的农活,现在只需三五天的时间就能完成,并且都是大型机械化操作。

  我们一家老小就我一人“吃皇粮”,因此家中的责任田大概有十多亩。与以往一样,我今年的国庆假期,依旧是在责任田里忙活。人到中年的我,上有年迈父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孙女,家中的体力活基本都压在我的肩膀上了。虽说机械化程度一高再高,可有些力气活还是需要人力完成。而且呢,我的父母年逾七旬,他们都是从苦日子一天天熬过来的。因此,当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驶进我家农田的时候,父母兴奋之余还有些着急:“这些活都让它干了,还用我们这些农民干什么?”于是父亲非让留出3亩地,按他的传统收获方法去做:先用镰刀把玉米秸砍倒,再把玉米棒子掰下来,让我用三轮车运送回家,接下来就是把他捆好的玉米秸运到大门外码起来。我一听,是一百个不乐意,可父命难违。

  就在这时,在外打工的儿子打电话说:“我给你们把使用联合收割机的费用汇家去,别让我爷爷下地干活了。”儿子这话是好意,可我知道,说服一个老人,比管理我那一班五六十个学生还难。那怎么办?就得下点苦力,顺着他。我知道爹的脾气大,要是不顺着他,先是骂娘,后是撞墙,我可不敢得罪他。父亲自有他的道理:“什么活儿都让大机器给干了,我们就不是农民了。弄上两三亩玉米秸,先是冬天给那三只羊吃了叶子,剩下的咱还当柴烧,做饭、烧炕,都行,多好的事啊!干嘛都浪费到地里。”父亲不会不知道秸秆还田可以做肥料吧!

  也许你和我一样,说我老爹小农意识。可正是他的这种小农意识,成全了他一生没失去农民的本色。我,也就一个中学教师,没有多大能耐,既然不能让父母享受更好的生活,起码咱也不能让他们生气。

  国庆节假期,有人外出旅游,有人窝家里看书,有人泡在电影院……而我,是农民的儿子,又实实在在地亲近了一次泥土,做回地地道道的农民。当然,累,那是不可避免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