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家长“三心二意”爱孩子
(2009-06-23 07:09:36)
标签:
聪明家长三心二意爱孩子桂林晚报育儿 |
分类: 散文随笔 |
古人云:百事孝为先。
有个公益广告做得很好:当母亲将一盆洗脚水端到年迈老人的前面给她洗完脚,刚懂事的娃娃也给他自己的妈妈端来一盆洗脚水,让妈妈洗洗脚。
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孩子的孝心不是天生就有的,因此应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有一颗“孝”心。
当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担当起“老师”的责任,把孝敬长辈的教育作为对孩子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要有颗“凡心”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母女俩行走在大街上,正赶上一清洁工在扫大街,母亲捏着鼻子、捂着嘴巴牵着女儿紧走两步。越过去后对女儿说:“以后要不好好念书就像这位阿姨一样扫大街。”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不惜重金给孩子买来钢琴,聘请老师。然后再让孩子学绘画、练足球、学英语、打电脑,目的是让孩子长大后“成大器”、做栋梁,不让孩子做个普通劳动者。当然,为父母者都希望子女能成为“将军”,可“华盛顿”只有一个。因此,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平凡”意识,既不能让孩子碌碌无为,无所追求;也要培养孩子平易近人,宽厚待人的良好品格及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孩子因目标过高,理想太远而造成的种种失落和苦恼。
第三要有颗感恩“反哺心”
感恩就是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反哺就是成年儿女孝敬回报老人。
一小学课堂上,老师问学生家长知道你们的生日吗?全部学生都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又问有谁知道父母的生日,仅有三两个学生沉思后慢慢地举起手。
孩子缺少反哺心,首先是父母的责任,其次是社会的责任。孩子长到18周岁以后,从法律上讲,父母已经没有给孩子盖房娶亲、供其深造的义务了。可按民俗,父母都把这些当成了自己分内的事情,再苦再累,砸锅卖铁、借钱负债也要完成“义务”。而从儿女的角度上,他们对父母为自己的付出见怪不怪,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没必要心里过意不去,反觉得心安理得。
爱孩子要有“育人意识”
教孩子做事以前,首先要学会做人。孩子不同于大人,他们可塑性极强,善于模仿。身教胜于言教,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随时都有可能会影响孩子,与孩子共处时分分秒秒都应该检点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以示范,做孩子的榜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早年教育决不是一种无效劳动,这会影响到孩子一生成长发展。
爱孩子还要有“育人意志”
常有家长抱怨:我那孩子真是没治了,说他100遍也不管用。愚想说,干嘛你不说他101遍呢?有位教育家这样说道: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育孩子是一项持久的艰巨性工作,
不论你工作有多忙,不论你离家有多远,不论你的孩子有多淘气,只要你时刻有爱孩子的意识,有育儿的意志,教好孩子有那“三颗心”,将来你的孩子一定会很优秀的。到那时,你一定是个合格的成功的家长,你还是我们国家,我们这个社会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