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立,需要从孩童时期培养《家教指南》

(2008-05-28 19:22:38)
标签:

家教

孩子

自立

自强不息

育儿

 

 

前几天的语文课堂上,我给同学们印发了一张单元测试卷。其中有个阅读理解题,上面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去郊游。来到一个小湖边上,父亲在那钓鱼,儿子在一旁玩耍。在离湖边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孩子好奇,自己偷偷摸索着下到坑里。玩了一阵子后他发现,大坑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

   于是他不得不求助正在钓鱼的父亲:爸爸,爸爸,快帮我,我上不去了!但他没有得到回应。其实,此时此刻他知道他的父亲正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钓鱼,他没有想到,父亲会对其求助置之不理。于是,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愤怒。他开始直呼父亲大人的名字。他的父亲还是置之不理。  

 这时,天渐渐地黑下来,出于恐惧和无助,他的第二个反应是哭泣,又哭又喊,足以令做父亲的揪心。结果得到的反应还是沉默。之后,他不得不自己想办法了。他在坑里转来转去,寻找可以上去的地方,终于,他发现在坑的另一面,有几棵可以用于攀缘的小树。他艰难地爬上来。此时此刻,他发现父亲还在那里叼着烟卷,悠闲地一动不动地钓着他的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顽童,没有抱怨,更没有愤怒,而是径直走到父亲身边,自豪地对父亲说:老爸,是我自己上来的!

文章都到这里,同学们却不急于做下面的题目,而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这个故事来了。有同学说:“这家长太不尽人情了,孩子掉进坑里也不管。”还有同学说:“看文章开头的时候,我也气愤这个作父亲的,但读完了以后又认为这个父亲很伟大,他通过自己的有意回避,使儿子在体验中培养了自立和自强意识!”

同学们的这些议论都传进了站在讲台上的我,我就立即宣布:“后边的题目留作课下,现在我们就开始讨论文章中这个故事。我先提问三个问题,转身把它们写到黑板上:

1、  文章中如果换了你的爸爸该会怎么样?

2、  你觉得文中这位爸爸是冷酷无情还是聪明可爱?

3、  文章那个小朋友要是换成你,又该怎么样?

最后讨论的答案是,有个学生说:“换了我的爸爸,他先说别乱窜,一会不见就会去找我,见我掉进坑里,不等我喊叫他就会赶紧跳进坑里把我托上来。”

另个说:“这位爸爸很聪明、可爱,世上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亲,只不过他那种爱更能培养孩子的自立和自强意识!对我们以后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再有一个女孩回答问题是,冲老师我做了一个鬼脸,吐了一下舌头说:“要是我掉进土坑,爸爸不来管我,我会在坑里哭喊、打滚儿,他就是呆会儿下来抱我,我也三天不理他。”

我给同学们做总结,为什么文章中这位父亲和我们生活中的父亲相差很远呢?因为这个故事发生在日本。不同的国家,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不同。我接着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

美国石油大亨老洛克菲勒是这样教育孩子的:有一天,他把孩子抱上一张桌子,鼓励他跳下来,孩子以为有爸爸的保护,就放心地往下跳。谁知往下跳的时候,爸爸却走开了,小洛克菲勒摔得很重,在地上大哭起来。这时,老洛克菲勒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孩子,不要哭了,以后要记住,凡事要靠自己,不要指望别人,有时连爸爸也是靠不住的!从现在就开始学会自立吧!”

这个故事放在我们中国,任何一位家长也不会这样做的。正因为我们的家长不这样做,他们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才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经不住风吹雨打,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不知所措。

人生路上,都要厉经一个艰难的路程,难免会遭遇挫折与困难。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时会遇到挑战,这时,真正能够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己,能够拯救你的也只有你自己。此时,最要紧的是你必须能够自立。

自立就是象那个孩子在掉进坑中后,自己帮助自己勇敢爬出来;自立就是象小洛克菲勒摔倒后,自己依靠自己重新站起来。自立就是遇到困难时自己想办法自己解决,自立就是遇到挑战自己勇敢反击。

  自立就是不依靠父母的庇护,而能自食其力;自立就是不依靠父母的帮助,而能自强不息、无所畏惧,而最后走上成功的道路,实现完美人生。

自立需要从孩童时期就开始培养。  (李付春/文 )

 

 

        这篇小文章刊登在2008年第4期《家教指南》杂志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