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蛋黄与蛋清
彭学明
这个金牌男孩叫邹庆东,21岁,是一个来自辽宁大连的小伙子。高挑。帅气。质朴。是大连自行车运动员。小时候,猴子一样精瘦的他就是天生的飞毛腿,跑得比猴子还快,6岁时被大连陆上体育运动学校选中学习。由于成绩优异,13岁时与自行车结缘,成为一名自行车比赛运动员,连续多年代表大连队获得了8块辽宁省运动会的金牌,被誉为辽宁第一腿。其杰出的表现和骄人的成绩,也得到了国家自行车队的关注,被国家自行车队看中。遗憾的是,体检时,发现他腰椎间骨突出骨刺,特别严重,且伤痕累累,无法再为国征战,只好忍痛割爱。邹庆东也只好离开心爱的赛场,选择退役。

这个曾经多次为大连争得了荣誉和辉煌的年轻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安置。他没有工作,没有后路,只能自谋职业。他收获的不是劳苦功高、衣食无忧,而是心灵上说不尽的伤、道不完的痛。抚摸伤痛,他哭过。想到过去,他悔过。面对未来,他抱怨和无望过。他做梦都没想到十多年拼搏沙场的结局居然如此心酸和凄凉。年轻的心里,装满了沧桑的痛。
但是,岁月还年轻,生活还得继续,他只能抹去伤痛和眼泪,把金牌和荣誉藏在箱底,去为人生的另一个赛场拼搏。一无所长的他,不得不放下脸面和尊严,去菜市场卖鸡蛋。
每次卖鸡蛋,他都担心人们认出他来,他不想让人们知道他是一个全省冠军,不想他曾经辉煌荣耀的人生这样不明不白地变成了鸡蛋,一颗一碰即碎的鸡蛋。他此刻的人生里,有两块命运的石头不得不碰。除了他自己命运的那块石头,还有他妈妈命运的那块石头。很早,他爸爸就跟妈妈离婚了,留下他跟妈妈相依为命。妈妈为他含辛茹苦,积劳成疾,得了严重的尿毒症,完全靠透析维持生命。他得用他那块命运的石头,支撑起妈妈那块命运的石头。
为了救妈妈的命,他瞒着妈妈跑到医院化验配型,一心想把肾捐给妈妈。但是他自己的肾在比赛时就出了严重问题,只有一个肾在运转。他没有捐成。卖鸡蛋,成了他唯一能够救妈妈的经济来源。白天,他早出晚归,吆喝着卖鸡蛋,晚上,他就回到那间简陋的出租屋里照顾妈妈。虽然,屋里没有暖气,异常寒冷,但能够每天回到家里照顾妈妈,与妈妈在一起,他的心还是感到一丝热气和温暖。
尽管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星还晚,一个月2000来块的鸡蛋钱远远够不了妈妈的透析钱,妈妈的病情越来越严重,透析的次数却因为钱的紧缺越来越少,小邹的心比妈妈做透析时还疼痛和难受。无计可施的他,想到了浙江电视台的《中国梦想秀》。这是一个充满人文情怀、满足贫民愿望的节目,也许,他的愿望在这里得到实现。
他没有学过练声,却有一副好嗓子,更有一颗好心灵,从好心灵迸发出来的好声音,一定会是最美的声音。
于是,他羞涩而腼腆地站在了《中国梦想秀》的舞台,唱出了他人生最动人心扉的声音。“啊,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啊,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妈妈呀,儿子已经长大,不愿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噢,妈妈,请相信我,儿子自有儿子的报答”。一曲《烛光里的妈妈》,是一个儿子真实的低语,感动了电视里外无数的人。

当周立波满含泪水问他为什么要来到《中国梦想秀》的舞台时,他说,他要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救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这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金牌、荣誉和尊严,这个最重要的人,当然就是他相依为命的妈妈。他要用金牌、荣誉和尊严做抵押,为妈妈筹钱换肾,拯救妈妈。
梦想观察团的300位观众用滂沱的热泪和暴风的掌声,圆了他的梦。
昔日,这个面容稚嫩的年轻人,用汗水赢得了金子打造的金牌。
今天,这个肩膀瘦小的孩子,用孝道捧出了一颗金子打造的心。
邹庆东手里的每一颗鸡蛋,都变成了亲情和爱不可缺少的蛋黄蛋清。
邹庆东退役卖蛋和抵押金牌的救母行为告诉我们,只要有爱,爱就不会孤独;只要拥有孝心,孝心就不会孤掌难鸣;爱虽然贫穷,只要坚持,就会富有;心虽然弱小,只要真切,就会强大;一个90后鸡蛋一样捧在手里怕碎的孝心,是任何金牌都不能比拟的。
(此文已刊登《湖南金鹰报》彭学明专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