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22届全国书博会上演最动人一幕

(2012-06-27 09:57:29)
标签:

彭学明《娘》

散文

全国书博会

宁夏银川

杨梅珍

宁夏日报

文化

      第22届全国书博会上演最动人一幕

       银川母亲与叛逆之子深情相拥

            (宁夏日报记者杨超  通讯员 蔡敏敏)

     银川母亲的话:

     你把娘弄丢了,银川的娘来了。

    彭学明的《娘》是一本每个家庭都应该读的书。是医治心灵“亚健康”的一帖良药。比看心理医生管用。

     学明的娘不在了,我想和全天下的母亲一起帮他弥补这个遗憾。

     W020120606333266947677.jpg

    第2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期间,在知识产权出版社主办的长篇纪实散文《娘》(全本)宁夏读者和媒体见面会上,出现了感人肺腑的动人一幕。在会后的签名环节中,一位慈祥的老妈妈带着三本《娘》(全本)走上台请彭学明签名。老人说一本是买给自己的,一本是送给孩子的,一本是送给朋友的。老人走到彭学明面前时,已经热泪滚滚。老人泣不成声地对彭学明说:“你把娘弄丢了,银川的娘来了!你叫一声娘吧!”

彭学明的泪水也一下子如雨落下,站起来叫了一声“银川母亲”。 

    银川母亲说:“给银川写句话吧。”

    彭学明就在书中写了一句:“银川母亲健康长寿!”

    银川母亲拿到签名后,又深情地说:“让银川母亲拥抱一下儿子吧!”说完张开双手。

    彭学明就紧紧拥抱了这位慈祥博大的银川母亲。

    银川母亲和湘西儿子抱头痛哭。

    银川母亲说:“以后银川就是你的家了,你一定要带着家人到银川母亲这儿来,家里宽敞得很。”

    彭学明流着泪水频频点头。在场的几百名等着签名的读者见证了这感人的一幕。

    循着这位银川母亲留给彭学明的电话,我们找到了这位银川母亲。银川母亲名叫杨梅珍,1949年生,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她当过老师,也在物资部门工作过,宁夏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后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杨老师的眼睛不好,医生叮嘱她不能长时间看书,但《娘》(全本)这本书是她连夜读完的,边看边哭。她对书中的细节如数家珍,经常和老伴儿一起讨论书中那些或感人或好笑的场景。在提到娘去世的那个片段时,老人家哽咽难语;在说到娘让县委书记替她养鸡的情节时,她和老伴儿一起笑得像个孩子。读完之后,她开始向身边的亲朋好友推荐这本书,因为她觉得每个人读了都会有益处。

    杨老师说,这首先是一本儿女们应该看的书。作为一个母亲,她想告诉大家的是,其实妈妈们的要求都不高,只要儿女能常回家看看,陪陪他们,甚至只要给一个笑脸,他们就会很满足。可很多儿女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这本书正是给儿女们的一个警醒。同时,做父母的也应该看看这本书,书中的儿子对娘如此不孝,可即使到了最后的时刻,娘还是无怨无悔地一心只想着她的儿子,她所有的一切包括整个生命都是为了她的儿子。杨老师说:“看了书以后,儿女该怎么做,父母该怎么做,全都清楚了。所以这是一本每个家庭都应该读的书。”

    杨老师说,当下社会人们充满怨气、郁闷、仇恨等等不良情绪,而《娘》就是医治心灵“亚健康”的一帖良药。书中的娘不仅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地爱着自己的儿子,而且,对于那些亏欠、侮辱、损害过自己的人,她也没有一丝怨恨。她用那颗朴实的心灵包容了一切不幸与苦难,用纯真纯善的胸怀包容了所有委屈与不公。读这样的作品,可以让我们的心灵经历一次真善美的洗礼,将胸中的不平化为坦然。“这是一本不得不读的‘心理学专著’,比看心理医生更管用。”杨老师如是说。

    “学明的娘不在了,我想和全天下的母亲一起帮他弥补这个遗憾。”杨老师希望彭学明把她的家当成自己在银川的家,有空的时候,常回家看看。

     彭学明说:“银川母亲对我的拥抱和接纳,不但让我切身感受到了我作品《娘》感动人心的力量,更让我感受到了银川和宁夏人民对我的宽容和爱。一个曾经对母亲有错有罪的叛逆之子,能够得到银川母亲的理解和爱,表明了银川和宁夏人民的博大胸怀。我会永远记着这位银川母亲,永远感激宁夏人民,并用实际行动更好地回报社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