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感受艺术一定要去宋庄

标签:
上上美术馆画家国防工事艺术区宋庄文化 |
分类: 豪杰旅途 |
值得一看的宋庄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话确实具有普遍性。但有一群人却是与行世的金钱,江湖混术格格不入,他们生活在既物质又精神的的双重境界中,往往更注重精神。他们在艰辛中自给自足,却始终矢志不渝,执着地追寻着自己心中的世界。他们通过自己的画笔,从生活的表象中提炼出一种思想,让人们去思考。他们是一群艺术人,一群经常不被大众理解的特殊人群。
如果你去京郊的宋庄转转,你会感受到人生的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宋庄是北京东郊的一个村落。这里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画家,有的知名,有的不知名。走进街里,各种艺术工作室的招牌林立,灰色的砖墙,古朴的装饰,安静的环境,让你在这里不敢高声喧哗,仿佛自己也一下子生出了许多艺术细胞一样。有人问我:“是搞艺术的吗?”我回答:“我不搞艺术,也不懂艺术,但我喜欢艺术,早耳闻宋庄的大名,今天就是来感受一下这里的艺术气息。”问话的人是上上美术馆的馆长。他正在展馆中为几位来访者讲解他对艺术的理解。
“陶渊明能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不是他一天到晚没事干了,他是在政治上的不得志,内心又极富情感。而现在所谓的画家,卖画挣了几个钱就去吃喝嫖赌,怎么能出好的作品呢。?”没记住这位馆长的名字,但他的良知善感,他说话时的激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里的工作室格局差不多,100多米的空间,楼下是画家的作品展示,还有工作的画板,桌子,复式结构的二楼是画家休息的地方。有的人连家都搬到这里,在这里起居生活。
“这里安静,远离喧嚣,便于创作。艺术家在一起还能互相交流。”一位正在创作的画家停下画笔,和我攀谈了几句。
只要是虚掩着的屋门,你尽可推门而入,画家是非常欢迎的,他们希望与你交流,与你谈谈对艺术的感悟和想法。即使那些从里面锁住的门,你也可以敲敲门,画家一样过来把你让进屋,他会讲讲正在创作的作品的情况,甚至聊聊各自的生活。
他们过着和一般人不一样的生活。穿着随意朴素,画室显得凌乱,到处堆着画笔颜料,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里抒发着自己内心的世界。墙上挂满了作品,一般都要数万元一幅。
如果你对某幅作品不理解,他们会给你些启发,不会直白地告诉你这是什么,他们总是启发你的想象,让你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
据说宋庄是中国最大的当代艺术大本营。匆匆地从这里走过,还无法准确地去描述它,但这里已经成为“另类”人群的聚集地。他们不愿过普通人的生活,他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怀揣着梦想,忍受孤独寂寞。我也相信这里也是个另类名利场,谁不想成为大师,成为知名画家。
这里是常人思维无法理解的地方。地上杂乱地散落着砖头,照片,怎么样,这就是一个作品,叫行为艺术。某人在村中的路上随便踢着脚下的砖头,一路把这些砖头踢到了宋庄艺术馆的二楼,那些照片记录下了整个过程,把照片砖头胡乱丢在一起,竟然成就了一个作品。
这里也该是一个小社会,有的已经成名成家,象国画大师祝恩林,在他的画室我见到了他的老伴,正满头大汗地收拾着什么,她还特意送了我一本祝老师的城市山水画集,邀我下次来为我写几个字。也有的是无名小辈,等着卖画作交租金,为生活奔波。
一群不安分守己的人,一群另类思维的人,一群在物质和精神中挣扎的人,一群有着梦想的人,在温榆河与潮白河环绕的秀美土地上,这里就是宋庄。
位于宋庄的上上国际美术馆,里面好大,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美术馆。
展馆内展出的是主题为“温床”的山东当代艺术展。作品反映对现实社会事件的思考。 比如“抓小姐”系列,很现实的题材。
右为馆长,正在展馆中为几位来访者讲解他对艺术的理解。可惜忘记姓名了。
从村口踢来的砖头也成了一个作品。一上宋庄美术馆的二楼就可以看到。
国防工事艺术区里的一家画廊。名字是啥含义。里面的人告诉我,当初建这个画廊请了个风水先生,说要多点木,杰森就有四个木。
我走进这个工作室,画家正在创作。他说,完成这样一幅画要一个星期,他的作品大多是丁香花。墙上挂着一幅沙漠中女人体的作品,他告诉我,每个人都作品的理解是不同的,你自己可以想象,是挣扎?是力量?是希望?是期盼?是生命?
画家为安静作画,把门上了锁。我是敲门才进入这个画室的。作家来自东北,他是按照去西藏采风回来拍的照片,创作反映西藏生活的作品。我一向很羡慕这些画画的人,他们能把世间的细节表现出来,他们该有多么深刻的观察力呀。这个画家告诉我,他们实际上是借助生活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为什么叫国防工事艺术区?宋庄是当年平津战役的指挥部,文革时林彪在这里修建了大量的地下工事。
匆匆在这里走过,谈不上什么更多的感受,这里的人或者富有,或者贫穷,或者来这里淘金,但大家聚集在这里肯定都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这里肯定蕴藏着一种精神。周末有事没事来这里遛遛,真的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