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利女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

(2011-03-14 08:44:24)
标签:

米斯特拉尔

美国

科金博

死的十四行诗

葡萄区榨机

文化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

http://www.goldhr.com.cn/upimg/20071117/119525Q10520413D.jpg1889年4月6日出生于智利北部科金博省比库尼亚城艾尔基山谷的小镇,原名卢西亚·戈多伊·阿尔卡亚加。她九岁练习写诗,十四岁开始发表诗作。

  1905年,进短期训练班学习,毕业后成为正式教师。从1905年起米斯特拉尔就在地方报刊发表诗歌。

  1906年,在科金博省省会拉塞雷纳的坎特拉小学任教时,和铁路职员罗梅里奥·乌雷特相识并相恋。婚前,对方摒弃了她,另有所爱。

  1909年,性格内向且已另有所爱的乌雷特因不得志而举枪自杀,这使米斯特拉尔在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从此她立誓终身不嫁,对死者的怀念和个人忧伤成了她初期诗歌创作的题材。《死的十四行诗》(1914年)即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1911年转入中学任教。此后10余年间辗转各地,历任中学教务主任、校长等职。

  1914年,在圣地亚哥的“花节诗歌比赛”中,她以悼念爱人的三首《死的十四行诗》获第一名。

  

1918年至1921年,米斯特拉尔任阿雷纳斯角女子中学校长。

  1921年调至首都圣地亚哥,主持圣地亚哥女子中学。

  1922年,由于教育工作上的成就,应邀到墨西哥参加教育改革工作。同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西班牙研究院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诗集《绝望》。《绝望》是米斯特拉尔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共有七章,其中五章是诗歌,分别为《生活》、《学校》、《童年》、《痛苦》、《大自然》,另两章是散文诗和短篇小说。其中大部分深邃的觉醒、憧憬和绝望。她以清丽的形式表现了深邃的内心世界,为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同年,她的第二本诗集《柔情》出版。这是一本歌唱母亲和儿童的诗集,格调清新,内容健康,语言质朴。

  1924年回国,接受了硕士学衔和最高退休金。同时又被政府任命为驻外代表,先后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布鲁塞尔和美国去作领事。

  1938年发表第三本诗集《有刺的树》后,她的诗内容和情调有了显著的转变。她放开了眼界,扩展了胸怀,由个人的叹惋和沉思转向博爱和人道主义,为穷苦的妇女和孤独补求怜悯,为受压迫被遗弃的人们鸣不平。

  1945年,“因为她那富于强烈感情的抒情诗歌,使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的理想的象征。”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位获得该奖的诗人。

  1954年,诗人的最后一本诗集《葡萄区榨机》出版。她的思想境界较前更为开阔,对祖国,对人民,对劳苦大众表达了浑厚的情感,标志着她的创作达到了更新高度。

  1957年1月10日,诗人病死于美国纽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