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国庆游(31):过泰山(15)

(2018-11-09 05:00:00)
标签:

天下第一名山

霖雨苍生

人间天上

曲径通霄

郁确其高

分类: 跋山涉水_游记合集

过泰山(15

图文/韦步峰

2018国庆游(31):过泰山(15)

[照片说明:半山腰上迎客松(别人喊出来的名称)。当时有不少游人踉跄着赶过去与之合影,而我没有——在泰山上看了日出和众多石刻之后,仿佛再有意思的景物也都逊色了。照片编号:IMG_20181005_084423]

 

 “怎么……”

谁知未待我的笑容展现,妻又是一阵不耐烦:“你走你的,我走我的!”

我立刻愣了,僵硬着表情立在当场,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没做错什么啊,怎么就说翻脸就翻脸了呢?

——她肯定是累了。

应该就是累了。这么长的盘道一路下来,除了陡峭就是凶险,她一个女人的体力,能够紧跟在我身后不被落下,就已经是在超常发挥了。

想到这,我向前紧赶了两步追上她:“累了就歇会,咱……”

“离我远点!”

当即一个闭门羹,直接将我撞得目瞪口呆。我又一次僵住,茫然不知所措。她这是怎么了,让我当众下不来台,太丢面子了——我分明看到从我身边经过的三五个人,脸上都闪出嘲弄的笑了。

这……也太过分了!什么理由也不给,张口来一下马威,这跟当着众人扇我耳光又有什么区别?

我顿时也有些气急败坏了,抽身离开那林立着各色泰山石的店铺,直直往前面拐弯处走去,将她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但走着走着,我的心忽地一沉:生气归生气,这要是在这人山人海的泰山上,跟她失去了联系,可就遭了。

她的手机,早在泰山登上看日出之前已经没电而被迫关机。早在从济南出发的时候,她的手机电量就已经所剩不多。路上,我曾两次建议她用车载充电器充一阵,以免登泰山的时候没电拍风景。但不知为何,她并未理会我的建议,而是一直在后排坐上玩着手机。

我不觉放慢了脚步,在一家宾馆前面的军大衣租赁摊位上停了下来。

许是在中天门停留的时间太长,我的两个脚掌阵阵涌起酸痛,且又出现发麻没有知觉的现象。正巧瞥见距那摊位不远的矮墙边上,立着一辆明显是用来运送军大衣的架子车。可能是那架子车竖立的姿势有些不牢固,才在它的旁边显出一块空地来。只有几个游人正聚在稍远一点的地方一边吃着东西一边聊天。我赶忙抢过去,倏地把背包一丢,立刻盘腿坐在地上。

尽管我没有转头,但分明感觉出身后的游人依然如织。只需片刻,离我不远的地方又“呼通”坐下来两个人。那摊位上,两个男子正为收大衣和退押金而忙得不亦乐乎。忍不住偷眼回瞧,果见妻正站在我身后不远的地方,在吃不知什么时候买来的油饼,我的骤然紧缩的心放了下来。

哦,我记起来了,油饼的摊位,就是我遭她呵斥的地方。

又等了一会儿,见妻丝毫没有走过来与我一起坐着歇息的意思。唉,饿了就说饿了,买东西吃就是了,用不着对我大呼小叫的吧——至于吗!

出来旅游,本来是件很开心的事;而且能够徒步攀爬盘道,夜宿泰山顶,又有幸看到了泰山日出,这本是值得高兴的事啊,怎么就为了点鸡毛蒜皮就翻手为云覆手雨了呢!

我越想越气,蛆蛆病(胶东方言,小心眼)顿时发作。“呼”地起身,我径直拐过弯道朝前走去,头也没有回。前面正是来时走过的那段可供汽车环山路,路面平坦而宽阔,熙来攘往的人流之中,竟然夹杂了几个泰山挑夫,他们肩膀上长长的扁担两头,挑着并不是很重的两个纸箱子,走路缓慢不说,竟然还是在往山下走。

小时候曾读过一篇不知谁写的《挑山工》的散文,其中大段内容是在描摹泰山挑夫刚劲的体格,矫健的登山脚步和爽朗的性格……但那写的是登山的挑夫啊。我当即靠在路边的石栏上,忽然有些茫然。

2018国庆游(31):过泰山(15)

[照片说明:沿途石刻。照片编号:IMG_20181005_083617]

2018国庆游(31):过泰山(15)

[照片说明:题刻“霖雨苍生”,隶书体,云步桥后的飞瀑岩上,系清道光辛丑年(1841)季春题勒。“霖雨”可以比喻成恩泽。霖雨苍生比喻恩泽广被于民,用于颂扬廉吏施善政。照片编号:IMG_20181005_084911]

2018国庆游(31):过泰山(15)

[照片说明:沿途石刻,典型得清朝书法(题署:光绪庚子[1900年]八月,石祖芬)。照片编号:IMG_20181005_085456]

2018国庆游(31):过泰山(15)

[照片说明:沿途石刻(位于快活三里,摩崖高120厘米,宽355厘米,大字径86×75厘米,系锡山嵇瓒题书)。照片编号:IMG_20181005_085515]

2018国庆游(31):过泰山(15)

[照片说明:沿途石刻。“曲径通霄”题署为“道光戊戌[1838年],禹州马起予题”;“峻岭”摩崖石刻是大清光绪丁亥年(光绪十三年即公元1887年)晋阳王启恩书;“郁确其高”,郁确指山的高貌,语出《孔丛子·记问》:“题彼泰山,郁确其高。”意思是草木清脆的泰山又高又大,落款是:光绪岁次丁亥(光绪十三年即公元1887年)夏四月望日,山右王启恩游鲁恭谒圣母祠,谨题于石。照片编号:IMG_20181005_085543]

  

环视左右,坏了——不见了妻的影子。

该不是她没看到我起身出发了吧?再看周围,依然不见妻的草帽,顿时急出一头汗。我连忙往回走,一边走还一边四处搜寻。倘若妻蓦地发现不见了我的踪影,也来一个四处寻找,那可真就失联了。

可当我急匆匆赶到我坐过的地方,摊位依旧,吃饭的游人还在,只是不见妻的身影。

我的天!这要是把她丢在泰山,可怎么办?我顿时懊恼起来,她是累得起了脾气,我一个大男人,干嘛要跟她一般见识,非要摆出高傲不可侵犯的姿势,与她来个硬碰硬——又不是不知道她总是爱朝我发脾气。

正张皇着四处张望,猛然发现妻正从路边石栏那里走过来,尽管距离有些远,但边走边朝我甩出惊愕而愤怒的神色,分明是在说着“你跑来跑去的干什么”之类的话了。

我心头一阵狂喜,但依然拉长着脸走到她的身边:“发现你不见了,回去找你了呗。”

妻没说话,跟着我向前走了几步,才说道:“谁知道你在找什么,我本来就一直在你后面。”

尽管一路无话,但我始终与妻保持着目能所及的距离,继续朝山下走去。

尽管山势明显放缓,但依然有陡峻的路段出现,我便紧走一阵之后,站在路边等妻走过来再继续走。

“你这样,”我追上妻,边说边做着示范动作,“脚跟别落地,脚掌快速交替,这样省劲……”

妻扭头不屑地瞅我一眼,又只顾转头盯着脚下的石阶慢悠悠地走。我又自讨个没趣便不去嗦贴(嗦贴,胶东方言,纠缠),依旧走走停停地下着山路。

过了步天桥、药王殿、元君殿,我忽然记起前面不远,应该就要到夜里曾歇息过的四槐树了。想起夜里在四槐树商店门前吃面的情景,我心里忽然又不是滋味起来。

唉,真不至于跟她一路怄气。从济南到泰山,妻跟着我,马不停蹄,甚至夜里都不曾安睡,下山的时候因为累了而发个小脾气,又没什么大不了。我却摆大男子主义,真是度量小得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了。

身后赶过来一个挑夫,也是顺石阶而下。

我便立刻跑到妻的身边:“我发现个秘密,这沿途商铺所摆的货物都是从中天门运来的。”

“啊?”妻一愣,“你怎么知道?”(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