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十一个人》204·偏安(06)【小说】

(2017-06-02 11:02:55)
标签:

篮球

广场

乒乓球台

万马齐喑

残疾

分类: 长篇小说:三十一个人

《三十一个人》204·偏安06

/韦步峰

《三十一个人》204·偏安(06)【小说】  

我喜欢这种气势磅礴、雷霆万钧的场面,足能让整个篮球场发出阵阵战栗,渐渐摇摇欲坠;也或者,是久违了的该有的气势,正在卷土重来,就连周遭的空气都跟着在旋转,狂舞;然而我更加喜欢他们一齐运球所发出的轰鸣,犹如万马齐喑。我仿佛已经见到一大队豪迈的铁蹄,正踏过湍急的河道,惊起一大片一大片白亮亮的水花,翻腾着,飞旋着,朵朵都在绽放出我心中对他们最殷切的希望。

我逡巡其中,感受着这种从未有过的豪壮;我留恋其间,陶醉在属于自己亲手缔造的瑰丽世界里,有一种厚重的味道,也是一种难得的安慰。

从未想过,我可以在人到中年的时候,很意外地感受到来自室外课堂的真切感触;可以堂而皇之,脖子上正挂着哨子,游走在体育的旷野,到处都弥漫着富足和安乐的气息。每一次抬腿,每一次瞩目,我俨然成为号令千军万马的将军,正在检阅我最心爱的铁甲兵团。

感谢?

此刻,我忽然心生疑窦,为自己心头刚刚冒出来的一丝快慰,为自己正下意识地蹦出一句例行公事般的客套话。

我不需要感谢任何人,除了我自己。

我在心里隐隐地思忖。

尽管,接手学生的体育课,对我而言纯属于一次意外,是的,这意外来得很纯粹。但正是这次意外,猛然间创造了一道奇异的风景:一个教了大半辈子语文课的老师,正威风凛凛,伫立在篮球场,用自己执着的热情,在为自己的学生扩展出另外一条金光灿灿的大道。

在大道的边上,有遍地盛开的鲜花和茵茵生长的绿草,也有隐藏起来,仿佛正窥探这耀眼的绚烂的荆棘。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上身下压,护住篮球;小臂下按,用手指触摸到篮球的一瞬间,再靠手指发力,将球拍下去……”

絮絮不止,在他们依旧运球的时候,我反复重复这运球的要领。

他们不再抬头看我,仿佛不再关心我的存在。他们此刻正全身心投入到与篮球的亲密对话之中,正在用自己矫健的灵活,一次次与篮球亲密接触。

我喜欢这样的场面,宁愿让这再多一些时间的驻留。

我庆幸,眼前这三十一名学生,没有一个肢体残疾,没有一个有行动障碍,他们有生龙活虎般的朝气,也有身手敏捷的英姿。任他们文化课学习成绩参差不齐,任他们也偶有触犯我所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但在此刻,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他们不是正朝着体态健硕在成长吗,他们的脸上,不正显示着认真与执着吗?

没有人偷懒,没有人懈怠,他们竟然随了我的号令,在全身心地投入,忘我的神情,扑面而来。

在教学了他们传接球之后,又教会了他们身前、身侧和身后运球。他们的动作,虽然距离我所要求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但他们毕竟在努力进步。要知道,他们在来初中之前,甚至都不会接住飞来的篮球。

而今,他们会了。且有几个,动作标准得令我感激。

“老师,你不是说,要教我们投篮吗?” Vezo殷切地问。

“是的,”我点点头,“那是以后的事。”

“快点教吧,老师,” Vezo显然有些着急,“我好想学呢。”

“不着急,”我缓缓说道,“等你们有了一定的篮球基础,全体同学都熟练掌握了运球、传接球之后,还要教你们学会行进间运球……”

“然后呢?”

“然后就该是教投篮了吧。”我说。

“啊呀,这得等多久啊——”说完,Vezo带着他脸上的无奈,飞也似的跑远了。

乒乓球,是我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

虽然后期,我终于从图书室找来了上学年的体育课本上面,根本没有乒乓球教学的内容,但我还是决定趁早教给他们。

若论起来,他们已经过了学习乒乓球的最佳时机,但我还是信守早教他们一天,就会有一天的成果。

于是,没过多久,他们课间操站队的时候,大多数学生的手中就拿着各式各样的乒乓球拍了。

教学楼前的广场上,早就摆放着东西各两张乒乓球台。它们栉风沐雨了两三年,中间的铁质“球网”也终于锈迹斑斑,且有几处锈蚀得几乎要断裂开来,令几个“球网”已经摇摇欲坠了。

原本,广场上有八张室外球台——东西各四张。在几乎没有怎么使用的情况下,就因为“球网”锈蚀和台面爆裂而损失了四张。再不教学,怕是连现在这仅存的四张球桌,也是保不住了。

记得刚刚安置球台的时候,也曾吸引过不少灿烂的眼神,且有人急火火找来球拍,忙着体验一番。但因为是在室外,四周没有必须的挡板,打起球来,毕竟很不痛快。那些乒乓球爱好者们,便一股脑又钻进了摆放了两张木质球台的乒乓球室内鏖战。

也有人挤不上场,索性将广场上露天球台搬进另一间空屋子里使用,但几次三番遭到林青山的干预。

“既然他们喜欢用,那就让他们用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曾给出建议。

“那不行,”林青山显然很坚持自己的原则,“室外的就该放在室外——再说,搬走一张,左右也就不对称了,很不美观。”

美观与实用之间,有时候还真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心怀大局的人,往往会及时作出取舍,似乎丝毫不为外力所左右。

宁可放在广场上,让它们餐风露宿,也不允许被请进屋子,贡献真正意义上的使用价值。

那就在室外教我的三十一个学生吧。

“抛球,就是把乒乓球从手中抛出,以便有利于让球拍击打出去,”我从球台的一侧站好,就很直接地对我们的学生们说,“击打抛出的乒乓球,要先让球落在靠近自己的这一面,反弹后越过球网,再落到对方的一侧。然后,在球再次弹起之后,对方就可以直接击打到自己这一侧了……”

“我再强调一遍,”我依旧絮絮不止,“球不过网,或者经球台反弹之后落地,算丢一分。”(待续)

 

·本故事情节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