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个人》178·乱局(09)【小说】
标签:
皇帝的新装伊索寓言格林童话续写课程表 |
分类: 长篇小说:三十一个人 |
《三十一个人》178·乱局(09)
文/韦步峰
我喜欢这种热闹。
每当此时,我总是尽可能多得留一些让他们尽兴的时间,不为别的,单单为了自己也能在这种氛围中享受更多一点的畅快,这理由足够了。
“刚才就着Jade提出的问题,我讲了一大堆——太多了,细细想来也却能令人感觉头疼。”
我看到有几个学生很会意地点了点头,于是马上板起脸:“真头疼啊?”
“哦,不不不!”马上就有学生竭力否认。
我也不去深究,却给了他们一个更加肯定的答复:“说实话,这么多繁杂的内容,一股脑记进脑子里,还确实有些难度。当然,有些内容,我讲得有点深,于大家目前所掌握的知识水平相比,有些不太相称。
“——但我宁愿给大家多讲一些。即使有些内容现在果真搞不透彻,甚至记不住,也不要紧,往后可以用来学的时间多得是,留待日后再研究也未尝不可。只要横下一条求学的心,在掌握知识这个层面上,真的没有早晚之分。我之所以愿意讲这么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想给有些同学一个诱人的启发,让大家懂得,知识的海洋是浩瀚无边的,要想在将来成为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成为一个真正受人尊敬,于社会、国家有用的人,非立下雄心努力学习不可。当然,我也绝对相信,通过我刚才的讲授,一定有同学记住了不少,哪怕只是大略意义上的记忆,都是对将来有重要意义的。
“一言以蔽之,删繁就简。为了能让大家快速辨别出童话和寓言的不同,大家只需要看衡量一下文章的重点,是在刻画人物还是讲道理即可。如果重点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哲理、对某种社会现象做出评判,像大家熟悉的《狼和小羊》、《小马过河》等,便是寓言了;反之,浓墨重彩地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形象,像《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便是童话喽。”
那几个一直锁着眉头听我讲课的学习成绩不算好的学生,此时脸上的表情终于放松下来,仿佛在暗暗告诉我,他们也听懂了。
我也终于舒了一口气,随即又神色凝重地强调说:“可能,有的同学在暗暗总结出一个‘法则’,想要通过篇幅长短来判定哪是童话哪是寓言,对吧?”
“呵呵呵——”还真有几个人笑了起来。
“这方法不是不可行,但不能确保每次都能命中——道理很简单,篇幅长短只是个相对而言的概念,而且用此法解决问题,显得自己很没有学问,不能做到有理有据——我不建议大家使用此法。”
紧接着,我让学生将与课本配套使用的“练习册”上的与《皇帝的新装》有关的习题做完并做了针对难点的讲解。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我又走上讲台:“我想,这节课,大家的收获可以用‘满满的’来形容,我们一起总结了《皇帝的新装》的主题和写法,尤其通过阅读分析题的引领,再一次练习了通过人物描写总结人物特点的方法,又为我们今后做这种类型的考试题,加注了养分。学了知识,当然不完全是用来应对考试,但应对考试,也绝对是我们不断探求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动力——因为大家是知道的,我本人并不反对所谓的‘应试教育’。相反,我十分讨厌中国一些所谓的在教育方面有特长、有发言权的专家,闲着没事硬将教育分出个‘应试’和‘素质’的概念。教育就是教育,哪来这么多嘴脸。”
讲台下面又是一阵讪笑,不过并不热烈。
“不通过考试,如何检验素质高低?!”我为自己的即时起兴做了满意的总结。
紧接着,我又转移了话题:“课后布置两个作业……”
学生们立刻集中注意力了。
“第一个作业,每人搜集一则寓言或者童话,分享给小组内其他成员。”
高兴起来了,有几个甚至已经在跃跃欲试。
“第二个作业,利用星期天,每人创作出一则童话或者……”
我的话没说完,教室里立刻混乱起来,接二连三的抱怨情绪就蜂拥而出了:
“啊——”
“我的天啊!”
“哪会写什么童话……”
“就是啊,真把我们当成安徒生啊!”
我没有制止,任凭他们的抱怨随意地发泄着。但只是一会儿,教室里又渐渐安静下来了。
“抱怨啊,继续!”我提高了嗓门。
“哎呀,”有几个甚至是异口同声,“想想还是写吧。”
“对呀,”我脸上立刻堆上笑容,学着他们的强调,“这才是学生的本分与本色嘛。”
“哈哈……”
“不过我刚才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些人给打断了。我的真实意思是,如果感觉自己确实创作不出童话或者寓言,那就依据《皇帝的新装》情节,续写一下发现自己没穿衣服的皇帝,回去之后,都做了些什么吧。”
“对,对,对,”不少童声又响起来,“这个行,这个好写……”
下课铃声说响就响了,还在他们纷纷讨论着为《皇帝的新装》续写的情节的时候,我走出了教室。
我越来越真切地感觉到,随着我年龄的不断增长,我越来越喜欢给孩子们上课了。不单单是跟他们在一起,可以让自己感觉年轻有朝气的愉悦,更重要的,是我要尽快将自己所有的知识传授给他们。
每当看到他们已经熟练掌握我教给他们的知识,我就有一种空前的满足感,仿佛学会知识的不是他们,而是我自己。
“韦主任,”我刚进到办公室,将书本放在桌子上,甚至还没来得及坐下,老修的声音就传了过来,“这个课,我没法上!”
我一愣,立刻从方才课堂上的愉悦情绪中被驱赶出来。
但我随即也就明白了——我刚重新编排了课程表,已经发到教师手中了。
“修老师,”我明知故问地问了一句,“什么情况?”
“星期三最后一节课,我不能上。”老修强调道,语气里已经密布了恶狠狠的情绪。(待续)
·本故事情节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