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个人》154·角逐(08)【小说】

标签:
王阳明心学大师撒谎骗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僵局 |
分类: 长篇小说:三十一个人 |
《三十一个人》154·角逐(08)
文/韦步峰
班上一阵沉默,刚才还在兴冲冲的表情瞬间消失得干干净净;而且,随着我对谎言所付出的代价的引领,竟然有几双眼睛里面,已经隐隐地潮湿起来。
——再说下去,恐怕就会让这几双眼睛所出现的状况暴露无遗。
我赶紧刹住车,提高了嗓门,热烈烈地说:“瞧,我们这样一修改,看起来果然漂亮多了呢!没有什么比心怀坦荡更能令我们真切地体会到生活之中的光明!
“执导过《斯巴达克斯》和《全金属外壳》等著名电影的导演、编剧、制作人的美国人斯坦利·库布里克曾说过:‘生命的无意义,迫使人去创造自己的意义;不管黑暗多么广阔无边,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光明。’其实,在我国明朝,有一位思想上融儒、释、道三家之精华,打破僵化的程朱理学的窠臼,独创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命题的心学大师王阳明就有过‘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教语,这四句话可谓心学的‘内功心法’,足以指导人的一生。其内涵,大家现在自然无法真正弄懂,单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也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人,只有知善知恶才算的上有良知,当能够为了人世间的‘善’而去除掉‘恶’,那便是不凡的人格了。”
看他们被我说得云里雾里的,我忍住心中的暗笑,马上将话题引到现实中来:“这么说吧,‘善’好呢,还是‘恶’好?”
“‘善’好!”全班几乎异口同声,并且,那些脸色上还夹杂了一种并不常见的高傲,似乎在向我传达“这么简单的问题,谁不会啊”的反诘。
“弄虚作假是‘善’呢,还是‘恶’?”
“……”很多人一愣,但还是从了众人的语调一起说道,“‘恶’——”
“显而易见,我们之前的撒谎,还有像今天这样的造假行为,是不是弄虚作假,欺骗别人呢?”
“是……”
“那么,”我音调抬高,“如果我们继续坚持之前的做法——造假、说谎——是为‘善’还是为‘恶’?”
有很多学生,也许早在我问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获悉了我的意图,待众童声齐喊过后,下意识地在抿着嘴笑。
我没有停顿,继续问道:“同学们,既然知道是错的,那为何还要去做,而且还那么理直气壮呢?”
“……”
“——我来给大家一个解释,是大家太过盲目了,缺少主见。以为只要是老师说过的话,只要是老师要求去做到事,就都是对的。殊不知,人无完人,任何人也都会说错话,做错事,我们这样不折不扣地去执行老师的意愿,怎么可能不犯错误呢!
“有此延伸出去,等到大家长大了,真正踏足社会,成了社会的建设者,如果继续坚持这种意识不改变的话,就成了只要是当官的提出的要求就都去执行,只要是权贵提出的愿望就都不问青红皂白地去满足的人,那就成了碌碌无为,甚至是岌岌可危之人了。”
坏了,全班学生一个个被我说的目瞪口呆,大有惶惶不可终日的彷徨:我没听错吧,你作为老师,竟然说老师说的话也有错的?那你的意思是,你的话,今后我们也可以不听?
——他们还决计想不到更远处的将来。
“哈哈,”停顿了一阵,还是我首先打破了眼前这“僵局”,“我没说错,同学们,即便是我,也有错的时候——我从没有要求我的学生,完全执行我的个人意愿,更不会蛮不讲理地,要求我的学生坚决支持我的个人观点!我给学生的,更多只是建议,是提醒,是引导,是启发。就像今天对待“图书借阅记录”一样,我也是建议大家在每一行后面加了个括号,对吧?”
“对——”
“当然,有一种决定,作为我的学生,必须服从!——那就是,我们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我们学校的制度、规范,还有我们全班共同制定的班规!因为这些,并不是我的个人意见,作为生活、学习在其中的个体——包括我自己,都必须严格遵守,我们的学习、生活才能够得以最根本的保障。”我的语气越来越坚决,到最后,我竟然将握紧的拳头在空中划过一道短促的弧线,重重地一顿,“弄虚作假,是法律所不容,校规所禁止,更是我们班规所摒弃!因此,我们的口号是,踏踏实实做人,公公正正做事,决不造假,绝不骗人!”
不少学生立刻埋头,习惯性地在眼前的书本上记下了我的话。见此情形,我又重复了一遍我对他们临时提出的口号之后,话锋一转:“那么,昨天晚自习,没有认真学习的同学,请主动站起来吧。”
我的话音刚落,就站起来Eboy、Acument、Xin、Schleid和Wisdom五个人。他们面露惭色,都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地站着。
我眉头一皱,赶紧瞄了一眼我工作笔记上记录的检查小组汇报过来的违纪者名单,眼前竟然多站了一个人。
“嗯,很好,”我重新抬头望着他们,“但是我这里的名单只有四个人,Schleid你也违反纪律了?”
“是的,老师。” Schleid回答得很干脆。
“那我的名单上没有你的名字,这……”
“是这样的,老师,” Schleid干脆将放在书桌上的双手放下,立刻响亮地说,“我自习课上,跟Connotation借小尺用,她丢给我的时候,打我头了,我……我就笑了……还说‘让她帮我洗袜子’的话了……”
“哦,这么点小事啊?”
“事儿小,也是不该说的……”
“对!”我立刻提高了嗓门,“我赞成Schleid的觉悟。当年刘备临终,对儿子刘禅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话。意思是不要人为要做的善事太小,便人为不值得自己去做,就不去做;更不要因为坏事太小,不伤大雅,做了也无妨而去做。刘备是在告诫刘禅不要轻视小事,‘小’能变成‘大’,‘小’中也有‘大’。能在晚自习上说一句与学习无关的话,就能说两句,能说两句,就能说三句,那么当大家人人都认为上课的时候说几句闲话,不是什么大错的时候,我们的自习课会是何等乱哄哄的局面,我们的学习、纪律都就得不到保证了。”(待续)
·本故事情节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