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十一个人》088·亵渎(13)【小说】

(2017-01-23 05:20:00)
标签:

安慰

懵懵懂懂

滔滔不绝

班门弄斧

兴奋

分类: 长篇小说:三十一个人

《三十一个人》088·亵渎13

/韦步峰

 《三十一个人》088·亵渎(13)【小说】

“我先说吧穆主任。”一个声音从我南面不远处发出。

循声望去,认识——某私立学校的教师,曾在很多次教研活动上踊跃发言。

教研员“好”声未落,她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我觉得,我特别想说——虽然可能说得不好。王老师这个课,让我听了……我觉得心里边,有很感动的感觉,也说不出具体的感受,就觉得听起来很舒服,因为老师上这个课上的特别的实——我是喜欢听这种实的课堂,感觉非常有效果,多了闲话我不说,我就说我感受最深的几点。

“一是呢,老师特别地尊重学生,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并且呢——初一的小孩,我觉得刚上了半个月的课,说明文是一定没有接触的,包括修辞之类的这些赏析,我觉得接触也不是很多,所以说,其实挺难上课的——老师尊重了学生,并且呢,给了学生读的时间,读得透彻,使学生后面研讨的一个前提。另外,第二点呢,我觉得老师确实是有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掌控学情非常好。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同时及时掌控课堂。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向。嗯……课堂当中的这个分类表格,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第三一点呢,丰富了文本,扩展了就是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比如说,昂,在这一课呢,老师丰富了很多文章,关键是,我觉得突出了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老师教学生说明文知识,没有一开始就说这是说明文,而是将说明文知识——包括科学小品文的这个知识呢——渗透在文本当中,包括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方法这些知识,是在学完文本之后,提炼出来的。然后将提炼出来的说明文方法之类的,又……又夯实训练了‘打比方’、‘分类别’等在《看云识天气》里面呢,体现比较突出的。然后又将文体知识运用到了更多的篇目的阅读当中。这其中呢,还有这个将……科学小品文与百科全书当中的平实说明的对比,并且又将推荐阅读的这两篇,对它们进行了,应该是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提炼,就是对科学小品文的写作技巧的归纳提炼,我的感觉就是说,既提供了篇目,既丰富了阅读知识,提炼了文体知识,让学生……在丰富的阅读的基础上,充分地体验了科学小品文的……特点。应该说,老师通过这样丰富的活动,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过程,完成了教学目标之一的这个……这个任务,体验科学小品文的这个特点。嗯……

“再一点呢,就是……王老师的语文课上,体现了语文课的人文情怀——比如说,老师后来的推荐书目。我们有的时候觉得,这个环节完全可以蜻蜓点水吧,点到为止,就是为了有这么个环节而已,但是我觉得,王老师没有……她为学生提供了目录,其实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有名人呢,对这个科普作品的评价等等,再加上老师丰富生动了那些语言,我觉得……我听了都觉得听课的孩子们会很幸福。一定呢……啊……这样的方式一定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激发出他们探索科学的这个兴趣——连我都觉得想去买两本书,好好读一读,就这种感觉。所以说,这堂课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情怀,发挥了语文课美育教学的这个功能。

“我就先说这些,感谢王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精彩的课堂!”

在一直面带微笑的语文教研员带头鼓掌的影响下,教室里很快响起一阵“噼里啪啦”的掌声。

我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更没有跟上那些掌声的节奏。而是转头看了看发言完毕的她,正满心欢喜地将面前的本子合上,心满意足的样子。

然而她的这种心满意足,对我来说,却形成了一种极大、极深的伤害。

我只想问问这位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善于旁征博引,喜欢夸大其词的老师一个问题:“这堂课,您听仔细了吗?”

这堂课的大部分时间,你都是在忙着批阅试卷,忙着跟别人交流与听课毫无关系的内容——如果说,仅凭这样就可以洞悉一堂课中包含的主要部分,找出其中的靓点,那岂不更是一种绝妙的讽刺?如此哗众取宠,你是没听明白,还是真的没听明白呢?

听课的时候,她就坐在我的正前方。我早已注意到,她起初与身边的同事一起,忙着批阅厚厚的一沓学生试卷。大半节课后,她们批完了,又密切地谈论着批阅出来的分数,在皱眉、嬉笑等各种常态化表情几乎是轮流演示了一番之后,又在听课记录上忙着行云流水,如入无人之境,竟也可以如此嚣张。

当时,跟在我身旁的我们学校的语文学科组长祁老师,出于好奇,曾试图索要她们手里批阅的试卷来看。我阻拦不及,人家一句“试卷而已”便不再接他的话。碰了软钉子的老祁,就只能尴尬地笑两下,回应我脸上的不满。

授课的王老师也跟着鼓掌,一边鼓掌一边站了起来,显出极其兴奋的表情,对教研员穆主任说:“这个……穆主任……我也说两句。

“这位老师……我非常感谢这位老师。我知道,嗯……您其实是更多地在安慰我,哈哈哈。其实这节课吧,嗯……当时就接到烟台通知的时候,我就一直懵懵懂懂,因为我五年没有在一线给学生上课了,所以,一直到现在都懵着……但是,也没办法,人家让上,作为这个名师,就得……就得完成这个任务,所以,就硬着头皮,就来了。”

接着,她一直擎在半空的双手,忽然分出左手,朝语文教研员一直,继续说道:“嗯……我,我早就认识穆老师,在穆老师面前,我真是班门弄斧。”

穆老师跟着笑起来,笑得很彻底。

王老师褪去了笑容,继续着她的话题:“当时选择这个课的时候,我也想过,这个……选哪一课呢,这个……这一课呢,是个说明文,尤其是初一的学生,肯定他们不会,肯定……我……我特意问我儿子——”(待续)

 

·本故事情节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