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十一个人》009·纸条(09)【小说】

(2016-11-05 05:20:00)
标签:

三拎两扯

逢凶化吉

失职

挽救

暴戾

分类: 长篇小说:三十一个人

《三十一个人》009·纸条09

/韦步峰 《三十一个人》009·纸条(09)【小说】


学生最烦老师的,是对其家长告他们的状。这一点,我当然很清楚。

我也很不喜欢动辄揪住学生犯错为把柄,对其家长说事——如果所有的棘手问题,都找学生的家长协商解决,那还需要老师做什么。但有些事情,只要学生触及,就必须告诉其家长,这也是我的一个工作原则。

譬如盗窃,譬如打架斗殴,譬如拉帮结派与老师作对。

借着学生所犯的过错,与其家长临时接触,我总是怀有两个目的。

其一,是通报的形式。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完全有权利获悉孩子在学校里的一切表现,包括所取得的成绩,也必然包括其发生的问题;对老师而言,知而不报,是为失职,倘若对学生所发生的问题等闲视之,或者不管不问,不了了之,势必会导致学生走向健康成长的反面,等待小错养大,直至酿成事端,触犯法律,再去归咎,即便能够逢凶化吉,对学生来说,毕竟失去了最佳教育、挽救的机会。

其二,是想看家长在孩子犯错后的态度。

有什么样的孩子,其背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家长。孩子懂事,家长必然开明,处理事情自然很有章有法;倘若孩子说话做事蛮横不讲理,刻薄尖利,其家长也绝对不好对付。这是很多老师所一贯秉持的观点,且这观点屡屡在教师的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印证。

——但我总不甘心。

我常常想,送孩子到学校读书,所有学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多学点知识,学有所成当然是他们最朴素、最统一、最热切的盼望,但如果孩子果真不是那块学习的料,退而求其次,也还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至少能够从学校获得将来维持生计的本领,将来能够自立于社会。至于孩子一旦沾染上了恶习,确是每个学生家长所不允许的。

对于孩子犯错,做家长的多数都很着急,也绝对愿意跟老师配合,其目无非是希望孩子能够改掉恶习,回归正途。至于袒护孩子的心理,也是所有做家长的毋容置疑的“通病”。此前也遇到过性格急躁的学生家长,因为引导不得法,导致在他们的孩子犯错后,表现出暴戾的情绪。尤其在处理特别棘手的问题时,表现出对老师的大不敬,非要袒护自己的孩子,将纷扰的主因非归咎于他人不可的做法。遇到这样的学生家长,最令老师感到触了霉头,往往叫苦不迭。

对此,我有过太多这样的经历,深有同感。

但暴露出问题的学生的家长到底是怎样的人,总要亲眼见了才知道,这些年,我不止一次通过将出现重大问题学生的家长“请”到学校来进行沟通,其中也果真证实过教师的“一贯观点”是存在偏差的,也挽救和改变了不少学生,对此,我深感自豪。

“老师,你是不知道啊,我和她爸爸最怕的就是她过早沾上这样的事,”Hanm的妈妈还是来了,在我对她进行了简单通报之后,她立刻焦灼万分起来,“真没想到,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想不到她小小年纪,就……怎么办呢?”

“如果不着急,我就不喊你来学校了,先坐下再说吧。”这当然不是一句两句话所能够沟通好的,索性,我让她坐下慢慢说。

早在Hanm的妈妈暑假期间前来给她报名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一家是外地人,通过看她小学时候两次大型考试的分数,她应该是个比较聪明的学生,全班三十一名学生,她列在第十名。但当初Hanm引起我注意的,并不是她的学习成绩,而是她的姓,我在本校任教将近十年,还是第一次遇见。

“老师,你说咋办啊?”Hanm的妈妈看来真的很着急,接连问了我很多次同样的话。

“你先去办公室门口等着,我跟你妈妈说几句。”我对站在旁边的Hanm说道。

Hanm出去,我换了一种语气:“其实,就这件事本身而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是你女儿喜欢上了一个外表长得不错的小伙子,只要加以正确引导,对她晓之以理,我想,也不是难克服。”

“我和她爸爸都是没有文化的人,真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真心希望老师能够帮帮我们。”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我立刻感觉到了一种始料未及的压力正在袭来——唉,这是何苦呢,本来只是为了探个虚实,结果被“委以重任”。

“这样吧,一会儿她进来,我俩都做做她的思想工作,你跟我做好配合,怎么说,这问题也不能小觑,还是往严厉方面去说,好吗?”

“好,好,好,”Hanm的妈妈连声答应,“老师,我都听你的。”

“我的办法,是先对她进行喝止,然后再慢慢做工作——通过我这些天来的观察,你女儿吃软不吃硬,脾气也不小呢。”

“老师你说得太对了,她爸爸说她,她还能听进去,至少没有像对我一样的三拎两扯的。”

“这个事,需要慢慢来,幸好发现得早,倘若不能及时发现,等到时间久了,最好不处理了——那我喊她进来了,你先别说话。”

Hanm重新站在我眼前的时候,我先对她谈的,是我找她妈妈来学校的理由:“这不是小事,如果我这里视而不见,任你为所欲为,势必发展得不可收拾,作为老师,有义务,也有权利将此事告诉你的家长,也请你能理解这一点。不管你理解还是不理解,你妈妈此刻就在你眼前,接下来你和我要谈的话,你妈妈先旁听,待我的话说完,我也想听听你妈妈的意见,可以吗?”(待续)

·本故事情节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