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420·山雨欲来(上)【小说】

标签:
秦始皇成山头行宫伪造器宇轩昂 |
分类: 长篇小说:流年 |
山雨欲来(上)
——长篇连载小说《流年》420
文/韦步峰
与成山头相隔,虽然并不太遥远,但在我到此之前的意识里,从来没有过关于它的轮廓。以至于客车进了景区大门,途径立在道旁的几组马拉战车的雕塑造型,我才真正回过一些滋味——战国。
是的,这种战国时代特有的战车,我还从教科书里见到过。如今,它们清清楚楚地立在我的眼前,而我竟用了擦肩而过来对待——可又有什么关系呢,它们毕竟不是原物,原物也未必有如此高大轩昂。
虽然只是一瞬,但我的思绪还真的一下子回到那个征战不断,厮杀不止的年代。辽阔的原野,有战马在奔驰,硝烟弥漫,那是最摄人胆魄的雄浑。挥剑而立,马革裹尸,属于那个年代;横刀立马,气势赳赳,属于古人们的模样……
“看,”有声音惊起,“那是秦始皇当年东巡到此的行宫……”
不知何时,本次“考察”的组织方雇来一名导游。
——此刻,她正在客车上随着我们往前行进。
她指着左边山腰上一处规模极小,并不起眼的建筑向我们介绍:“当年秦始皇来此,就住在那里——当时漫山遍野都是他率领的亲兵卫队……”。
我循声望过去,一股怜惜之情瞬间袭上心头:统一六国的秦始皇,怎么能够跟眼前这幢小得不能再小的房子扯上关联——或许是距离太远,也或者是它背后的那些山石太过巨大,直接对小屋形成了威压——不,这不是真的。
倘若秦始皇真来过此地,也真在半山腰住过,那必定是奢华无度,雄壮巍然。至于所谓“漫山遍野”,我更不敢苟同。
——连秦始皇的行宫都能建得如此寒酸,真见过当时阵势的人,怕是都没有留下真实的史料,凭空臆造,一切都令人倍感索然。
转来转去,客车终于在临近海边的地方停了下来。
“这里就是当年秦始皇临海观望的地方,”导游的高音喇叭又发出刺耳的声响,“望着茫茫的大海,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在想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一定慨叹过人类的渺小,回想自己多少年征战沙场的勇猛无畏,到头来竟被大海阻遏在这狭小的空间,无奈袭来,悲哀无限……”
咦?
我陡然一惊,这几句话说得很有点味道,很有宏大历史散文的魅力——我倒很想见见写此文的作者。
果然,海风阵阵,被簇拥起来的海浪,汹涌着,凶猛地撞击着陡峭的岩石,发出雄浑的声响,波澜壮阔,气势磅礴。
我终于知道雄壮的,就真实地展现在眼前;我终于明白,什么是博大与渺小的对视。
此去10海里,是甲午海战的主战场,清国一代名将邓世昌殉国之地。当年惨烈的海战已不再,徒留一个安静的世界,令我辈怀思,他们的铮铮铁骨阻不住倭寇的坚船利炮,难道还唤不醒当今国人的奋发图强!
平静的海面啊,你一定在等待,等待一个强大的中国昂首屹立,等待华夏子民从沉睡中猛醒,昂昂乎步入世界强国的行列!
“这里是‘镇龙石’,这里是……”导游的喇叭还在呼喊,似乎并不在意我的驻足凝望,只顾领着众人几乎是在一路小跑地各个景点乱窜。
“拍张照吧,”小虎牙还在我身后,“把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放身后。”
对,这个主意不错——只可惜,我来之前没有回家带上我的相机,就只能央班主任冷春艳来帮忙了。
——他的手里正端着一架长焦距单反。
他并未拒绝,仍旧乐呵呵地等我摆好了姿势后,摁下的快门。其实姿势也用不着精心摆弄,我右手往裤兜里一插,左手借着握住随风飘起的皮衣的,半弯在腰间,猩红的领带露出来。
那立在我身后的,器宇轩昂,遥望大海的,是秦始皇么?那擎着左手,正顺着秦始皇的视线,指指点点的,是李斯吗?秦始皇右侧的呢?这组塑像的左侧,正拱手施礼的三个人,又是谁呢?
他们是谁,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是一个善于打破旧社会的国度,既然一国之君都来过此地,却落得连半个真实的痕迹都不存在,徒留几个伪造的塑像来充门面了。(待续)
================================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