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338·颠倒迷乱(下)【小说】

标签:
恍惚间疲倦收获醒悟胆怯 |
分类: 长篇小说:流年 |
颠倒迷乱(下)
——长篇连载小说《流年》338
文/韦步峰
一股暖流瞬间袭遍我的全身。
那呼啦啦流淌的水流,早已经成为一种心与心的撞击所激发出来的共鸣;那一次次的清洗之中的抚摸,竟然来得如此真切和自然。
情愿让着辛苦的周到能够再延长一些时间,我甚至一下子忘记我身在何处。
恍惚间,那是一只柔软而贴心的手,轻轻抚慰的,是我历经沧桑而陷入迷途之时的牵引,是寒夜里忽然涌现的一丝温暖,正将暖流注入我寒气透骨的迷茫之中,终于成为一线狂流,奔腾着,呼啸着,仿佛正要席卷整个世界。
我一把抓住那只手,久久的地凝视,深深的感怀……
忽然惧怕着手,会在某个时间里忽然离开,回归本该属于它的地方;又担心,这手已经疲倦,已经离开了我的脸颊。
“你!”于同学轻柔的声音里,忽然透出一股硬生生的命令,“放开!”
我瞬间被唤起一个激灵,全身所有的毛孔都紧跟着一起闭合起来,接着又同时释放出奔腾而出的热量。
我的脸红了。
客厅里的灯光昏暗了许多。
我看到墙壁上的时钟,正指在凌晨2两点的位置,而且向前迈进的步伐似乎正在加快,而且越来越快——仿佛已经听到不知什么地方响起的鸡鸣,又仿佛见到了黎明的曙光,正漫过地平线,徐徐送来明亮的颜色。
“对不起,”我已经大口喝了两杯茶,尽管是凉的,但分明很解渴,“刚才真的失态了。”
“你没必要喝那么多的酒,”于同学又将我面前的杯子倒满茶水,一面说,“遭罪,只有自己知道,为了那种所谓的豪气,就毫无节制地推杯换盏,丝毫不顾及自己身体是否能承受得了的做法,我不赞成,而且竭力反对……”
我一时语塞,终于在好不到合适的言语用来辩解——而我也必须找不到理由,因为于同学的话语之中,分明透着的,是一种设身处地的关怀,是一种只有自己人才萌生出来的不满。
迷乱颠簸之间,我似乎喜欢了这不满和关怀,情愿在它们的笼罩之下,自己宁愿逐渐萎缩成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懵懂的,有些调皮但也透着胆怯……
天明出发的时候,于同学只送我到她的家门口。
我回首说“再见”的时候,她已经关上了门。
那扇我曾经有过钥匙,自由开关过两天的门,就那么硬生生地关上了——没有一丝活气,仿佛整扇门都透着冰冷的失望与抱怨。
——寒气彻骨。
同样是抱怨,一面是夜晚灯下的关怀,一面是今朝意外的冷遇,给我的落差为何如此巨大?
瞬间,懊恼和失落成为我下楼梯时的主色调;彷徨与愧疚,正将我的躯体严格地包围起来,密不透风,憋闷得如同在炎热的夏天里忽然又遭遇了炙烤大地的太阳。
不远处的大街,也不再那么熟悉,仿佛正有漫天飞舞的尘埃席卷而来,遮蔽了我的双眼,也遮蔽了那原本焕发着活力的道旁树。
那些小贩的叫卖声,已经变得很刺耳——我的确只是外乡人,客居于此,原本只是一次不经意间饱含意外与失落的邂逅。
车子很快开了。
望着曾经熟悉的城市逐渐成为身后的风景,我回转身子,轻轻叹了口气;又远望见前面的风景,似乎正隐约着我期盼的模样。
——失落,原来可以让人重生;愧疚,可以让人醒悟。
我安安告诉自己:这恐怕,就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了。
“我们才不想打扰你和同学相处时的时光——毕竟时间短暂。”当我见到杨晓华,问及她们俩非要急着考完的当天下午返回的理由,她有些神秘地说。
我轻快地笑了——我不想陈述太多。
况且,有些东西,毕竟是不可以摆出来谈论的——我如此,太多人,也如此。
这不是卑微与坦诚的凭据,更不是坦荡与狭隘的分界。(待续)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