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202·福无双至(中)【小说】

标签:
彩电彩礼应酬熙熙攘攘淡漠 |
分类: 长篇小说:流年 |
福无双至(中)
——长篇连载小说《流年》202
文/韦步峰

虽然在1993年10月份工资套改,我的月工资由原来的170元,包括各种补贴的提高在内,猛增到了380元。但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之后,还是捉襟见肘,常常入不敷出。
婚前的一大堆烂账,迟迟没有着落。
家里人购买那台青岛牌2101彩电所落下的1000元的亏空,我是在婚后从一个学生家长那里借来钱,补上的。当初爸爸告诉我这欠款时,我倒是没有多想——彩电当然要买,然而钱不够,过些日子还上就是了;既然家里没钱,由我出面还钱也再正常不过,毕竟是我结婚的花销。然而小唐的观点跟我不同:你爸妈不是没有钱,他们是在变着花样从你手里抠钱,不许你去借。
一边是父母诉说的生活艰难,一边是小唐的寸步不让,夹在中间的我,很有些为难。但思来想去,我还是悄悄将钱借来,还给了村子里那个叫相大海的家电老板。他由最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电维修工,一跃成为村子里响当当的豪富,也就三五年的光景。而且他出手极为阔绰,用于赌博的流动资金常常有三五万之多,而且曾在我面前夸耀我,那次推牌九,一夜之间推进去一万五,连眼皮都没眨一下——钱是身外物,没有还会再来。
这豪言确实令我钦佩不已——真有富人的架势呢!但他对我买彩电欠他的1000元,总是念念不忘,曾让他的老婆专门去我爸妈那里索要过三次。我的面子于是很挂不住了,索性来个快刀斩乱麻,借钱还给他了。而我的之所以能够如此干净利索地借到钱,是我班里一个家里开翻砂厂的学生的家长,跟我吃饭的时候夸下海口:对他来说,钱不是问题,如果我用钱,尽管开口——看那样子,假如我真的需要钱而不对其开口便失去了哥们之间的情意了。于是我开口了:借1000元。他二话没说,第二天就让他的儿子捎给我一个信封。
但此事还是让小唐知道了,她气急败坏地,狠狠地跟我吵了一架:这笔钱,跟我没有关系,既然你有能力偷偷去借,那你还人家的时候,也不要找我——有本事,继续去借吧!末了,她给了我这样一个态度。我没反击,争斗才告一段落,暂时偃旗息鼓。
但这借人家的钱,始终是我的心结。尽管两个人每月工资加起来数目并不少,但新婚、乔迁,需要置办的家什的确不少,而且还要面对急剧攀升的物价。人来客往,更需要大把大把地花钱。因为搬了新家,小唐老家那边的亲属和我老家那里的亲戚,先后组团来温锅,饭菜尽管都是在自己家里做,但好一阵子的折腾过后,还是落一个两手空空。
就更不用说单位同事们三天一波,五天一伙的来我家聚会了。
我是脸朝外,有工作的人,面对街坊邻居和同事们的热情,自然不能拒绝,在临近学生考试的日子里,这些所谓的人际交往,毕竟占据了我太多的精力。是抽根筋也好,是蜕层皮也罢,家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也是过日子的一种资本,淡漠不得,拒绝不得。
只能强忍着浓重羞涩,硬着头皮来应酬了。
一通繁重的忙碌过后,真正闲下来的时候,我的感慨万千,看看小唐也是累得不轻,倒有一肚子的委屈没有地方诉说。
结婚干什么!我有些无奈。
“我也真是受够了,累得我腰酸背痛,还担心人家说我做的饭菜不好……”躺在床上,小唐也是愤愤不平。
结婚当然很好,两个人从此可以名正言顺地在一起过日子,是人性的必然,也是情感的归宿,但……
“我妈说,买录音机的那460元钱,希望我们能早点给她……”
“?”我顿时陷入了困惑,及至最终搞清状况,我便有怒不可遏,“为何这样的承担,你就接受了!”(待续)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