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年》168·如话家常【小说】

(2015-12-29 05:20:00)
标签:

苞米

四害

破四旧

供奉

吃官司

分类: 长篇小说:流年

如话家常

——长篇连载小说《流年》168

/韦步峰 《流年》168·如话家常【小说】


“依我看,你们俩这厮磨像,还是早点把婚事办了吧。”在一个黄昏,吃过晚饭,连同小唐妈妈,我们三人在平房上乘凉,小唐妈妈忽然说道。

“太好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差点从马扎上崩起来。

“你之前,我已经有过三个女婿了,从没有一个像你这样的……”

“咋样?”

“顽皮——”

并不确定小唐妈妈的这句话里,是否隐藏了一些不想明显但分明有所指的想要贬我的意思,但我还是情愿这仅是一名老者对晚辈的淳朴呵护的单纯。

“但在我家里,我并不这样顽皮的——小时候去姥姥家住的时候,才这样……”我不是争辩地辩解道。

其实我最想表达的意思,也还是一厢情愿的亲近感,想说明我对小唐家境的认可,更是对她家人的喜爱,而且这样的心情也可以用由来已久作诠释。

小唐妈妈并不接我的话。她轻轻抬了几下弯曲的一条腿,直了直腰,笑眯眯地看着我。这表情,像极了一位长者对晚辈的关爱。

“我妈说了,她没有女儿,小唐嫁过去之后,完全会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地对她……”

“这个,我自然相信——但没有摆弄过女儿,又怎么会对待女儿呢。”小唐妈妈说完,盯着我的眼睛看。仿佛一定要从我的神情里,读出她所期待的答案。我又能如何说呢?

“你们那地里的泥土真好,苞米秸就跟芦粟秸一样高呢……”

我想起看家那会儿,我妈领着小唐妈妈去村外溜达时,小唐妈妈看到绿得发黑的玉米,曾有过这样的感叹。

我于是心里暗笑她的观点的老套——我和小唐,未来也不是以种地为职业,庄稼长得怎样,跟我们又没什么直接关系。

但我还是需要应和:“我们那里的芦粟秸更高呢,听大人们说,芦粟产量低,种植得越来越少了——只是在小时候见过不少,那时候还有黍子、谷子,我还在自己家黍子地里看过家雀。

“在地中央扎一个草人,给它穿上色彩艳丽的衣裳,再戴上一个破草帽,伸腿伸胳膊的,样子很滑稽——我还将木棍高高抛向空中,去撞击横在半空中的电线……”

“为何?”小唐惊问。

“外行了吧——不让家雀站在上面啊。我也是学了别人的样子——家雀这东西最可恨,飞进黍地里,从不好好吃,往往用嘴巴夹住黍穗子,用力一撸,黍粒子就撒了一地,其实它们吃到嘴里的很少。难怪它们曾被列为‘四害’之一……”

“小韦知道得还真不少呢,连‘四害’都知道,”小唐妈妈又笑了,“你说‘四害’,让我想起了‘破四旧’的年代。佳佳的爸爸胆子小,运动一来,就吓坏了……”

“妈,还是别说这些陈芝麻烂谷子了,都过去多少年了呢!”小唐说。

“让大妈说呗,我很感兴趣——小时候,过年那天,我们村里还有走家串户查供奉的学生。在查到我本家一个大爷家时,我看到我三舅还在纠察队伍里呢。我当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问我妈,我妈说上级不让供奉了,但我大爷就是不听——幸亏听到风声,赶在学生小将们冲进屋里之前,我大爷撤掉了供奉……”

“唉,那是个怎样的年月吆,整天乱糟糟的,今天一个运动,明天又来个造反,将很多人都整得懵了。”

“具体的事,我不知道,我小的时候,好像都过了那股劲儿了,但我曾半夜里听到过枪声呢——民兵干的,”说着,我话锋一转,“后来,我挺同情那些被整的人的遭遇的——那倒不是在‘二三’ ‘二五’对战的年代,我爸爸也曾被整过的缘故,而是这政策本身就有错,太扩大化了,某些人的个人意志凌驾于国家事务、法律之上了……”

“小韦,你真敢说话呢。这习惯可不好,搞不好会吃官司的……”小唐妈妈压低了嗓音说道。(待续)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