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019·醉翁之意(下)【小说】
标签:
校长虾皮军大衣女教师老于 |
分类: 长篇小说:流年 |
醉翁之意(下)
——长篇连载小说《流年》019
文/韦步峰
姜校长经常给教师发福利。
所发的福利,涵盖了生活里的方方面面。发过雨伞,发过闹钟,发过烟灰缸,还发过军大衣。
发军大衣的时候,还闹了场风波。
军大衣,呢子料,黄绿色。女教师们纷纷反对,说这种大衣没法穿。没想到这呼声惹怒了姜校长。
教导处全校教师会议上,姜校长将此事作为一个主要专题,公开批驳这种只顾自己不顾大家的反动言论。
声称,如果不喜欢可以不要。但如果不要,学校也不会补偿的。
以黄玲娥、王凯芹几个年纪大一些的女教师在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之后,以集体缄默的方式抵抗。
凭什么没有女教师的。
他们小声嘟哝着。
“好了好了,这件事大家不要着急,相信学校会照顾到每一个人的利益,过几天再说吧。”
紧要时刻,总有刘副校长的身影。他坐在姜校长的对面,而姜校长正坐着我的座位。
最后公布的结果,是男教师每人一件,女教师每人补贴70元人民币,自己去购买。
这件事还是解决得很圆满,女教师不再言语,男教师从此可以穿着军大衣上下班了。
有人戏谑这大衣,穿着像二鬼子。
烟灰缸,虽然款式不同,但都很土气。来源于镇供销社,而中心小学王校长的老婆,在这个供销社上班。
雨伞,很简陋,以至于开始使用后不久,就纷纷断骨裂布,撑不开合不拢,纷纷退出学校世界。
倒是那塑料座钟很耐用,虽然附件破损了,但主体结构有人一直用了七八年。
卖钟的,是南方人。那日背着两个很大的包,进了校园。预备单卖。
教师们开始往下砍价,从八十砍到四十,正当教师们发现还有活动的空间,预备再添一把柴的时候,姜校长将其请进了校长室。
在经过一番长时间的商讨之后,最终以一百二十元一个的价格成交。
当天下午要下班的时候,全校教师每人领了一个钟。
几个年纪大的老师,拎着钟回家的时候很郁闷。
唉,发伞(丧)、送钟(终)——可真齐全。
不过更多的教师,都很明事理。无论发什么,悄声领回家便是,反正钱也不是自己出。不发东西,那些钱,也不归自己支配。
现在姜校长要发虾皮。我有些不解了。
但不管怎么说,既然校长发话了,当然要当成大事去做。
回家的时候,我特意跑到住在海边的二姨家,由二姨领着,去专门卖虾皮的商贩家里索取了不同种类的样品。并让商贩做好筹备,万一需要,能立即供货。
包好,写上详细的等级和价格,很快就交给了姜校长。
“这是什么?”姜校长很吃了一惊。
“虾皮啊……不是您说弄点看看,预备……”
“哦,我说的是虾米吧?——好了,放下吧,以后再说。”
眼看一个月的时间就要过去了,迟迟不见姜校长下文。
有些焦躁的我,在一次闲聊时,与老于说了此事。
老于的脸笑成了一朵花,那一道道褶子,都裂开了:
“你傻啊!”
“怎么了?”
“那不是要虾皮,是虾米!”
“啊?”
“也不一定是要给教师发,是在看你的表现。
“——你就等着吧,这事九成九是黄了……”
老于说得是对的,此事后来果真没再提起。
在次清扫校长室的时候,我看到自己费力讨来的虾皮样品,依旧静悄悄地被放在姜校长办工桌下面的纸箱子里。
一如当初时的样子,只是早已经发绿发霉。
我于是很懊恼。
为什么自己总是如此不开窍?
如果我花几百块钱送几斤虾米,一则可以收到姜校长的重视,顺便赚点外快,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个人在外谋职,真的如履薄冰;在失去了父亲的看护之后,我越来越发现,太多事情,需要靠自己,只知道出力不行,更要有心眼子,要学会看风道。(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