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001·意外赴宴【小说】

标签:
教委主任县城人事权随笔乡政府 |
分类: 长篇小说:流年 |
意外赴宴
——长篇连载小说《流年》001
文/韦步峰
在我终于要将“那九年”回忆出来,是一定鼓足了勇气。
——这其中,有我的青春气息,也有我的年少轻狂,有我的勤奋与辛苦,也有我的莽撞与无知。
涉及到不少人,不少人的隐晦事件;又会提到很多事,很多不为人知的陈年旧事。
但需要记住一件事,这系列是以小说为模样面世的。
——题记
自行车,是借来的,与后货架上的那箱青岛易拉罐啤酒一起,由一个喊他叔叔的人,一并交到我手上。
骑着自行车,往西,沿着并不十分熟悉的公路,去往那个陌生的地方。
从家里启程的时候,坐了八点发往县城的公共汽车,下了车,径直去了教育局。
叔叔在上班,见我问及调动工作的事,笑了,脸上带着一丝无奈。在简要对我说了一些情况之后,领我下了楼,在一楼的一间小储藏室里,给了我自行车和啤酒。
“你去教委问问吧。教委主任姓李。”
参加工作已一年的我,只谋到了一个“管家”的干事的角色,并没有多少机会出头露面,自然不认识这姓李的教委主任。
据说此人言语很犀利,还有逼人魂魄的眼神。但此刻,已然顾不得这些传闻的映射效果,调动工作的风声已经放出,但调令的迟迟不下,令爸爸很是着急。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故,就只能派我前往问询。
早在分配工作之初,爸爸也是托了在县委某部门工作的亲戚,帮忙协调能分配一所好点的地方,最好能够留在县城。但协调的结果,据说是某部门跟教育局闹崩了,当权者一句“哪来哪去”,就将我打回原地,分配到了母校。
然而,那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母校了,三处联办中学合并到一起,教师多了,学生数多了,学校地址也迁往乡政府大院。
因为新建筑教学大楼,存在质量问题,被检验结论为危楼。乡政府干部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毅然决定置换,将政府办公机构腾出来,改造成了学校。分配报到的时候,还在老学校,暑假后参加工作,就到了新校了。
按照爸爸的逻辑,让我成为他的同事,是他最大的人际关系之中的败笔,于是决意将我调离。
运作来运作去,县城还是进不去,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选中一处距离县城较近的地方,待日后再做努力。
可这权宜之计,也还是受挫。
据说那一年,是政府教育权力下放试点,就是将教育系统内部的人事权,下放给乡镇、街道一级政府机构,由他们确定人员的去留。
于是乡镇教委,就忽然握有对教师的生杀大权。一向没多少人事权,充其量只是负责向政府财政追讨教师工资的教委主任,都瞪起眼珠子了。
见到的李主任,眼珠子尽管有些浑浊,但果然很大,盯着我看了半天,也没给我个结果。
临近晌午,他将我安排到了一家不大的酒店。
说是要过教师节了,镇教委宴请各学校优秀教师,我赶上了,就一起吃顿饭吧。
很多各学校的领导都在,在他们眼里,我无疑就是新调入的教师,一番热情之后,给了我个贵客席位。
我哪里受过如此恩赐,面对很多热情的陌生面孔,真有些手忙脚乱,甚至紧张得有些前言不搭后语。
然而他们真的很和善,很热情。
印象最深的,是坐我对面的一个姓刘的副校长,尽管个子不高,有些黑瘦,但两弯笑眼,很有亲和力。
“往后,小韦就是我们的同事了,为新同事的到来,表示欢迎!来,敬一杯。”
这令我很感动起来,磨蹭了一上午都没有从李主任那里得到的结果,却在酒席桌上,由刘副校长说出来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