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效应(上)【随笔】

标签:
此事末日早恋效应鉴于 |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
末日效应(上)
文/韦步峰
早晨看到昨晚的值班记录,我下了一跳。
我部门一女生,竟然在下晚自习之后,堂而皇之地抱着毕业班一男生的胳膊,行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被值班老师撞见,竟然反复强调他们之间关系的纯洁,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必让我知晓。
不想让我知道,情有可原,是怕被我处理;但非要弱化此事,竟用“纯洁”和“没什么大不了”来定性,才是我惊愕的原因。
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那男生也是竭力将此事化小,说什么没几天就毕业了,请老师放他们一马。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如此行为,当被我定义为需要采取适当措施,严加制止的早恋。
早在我前几日的系列博文《早恋事件》中,我对此类事件的危害,已有较详细的阐明,而且针对此事,也曾明确表示反对。
然而,还是再次发生。
——在我苦口婆心,耐心细致地,在全部门学生会议上集中作思想工作之后;在我旁征博引,列举大量事实和充分的理论依据,在学生家长会议上慷慨陈词之后。
好吧,我就给你个没什么大不了的后果尝尝。
——我对自己说。
我很快找来该女生的班主任,询问此事的处理过程和最终意图。
未待详说,我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责令其家长来校,作专题处理。
对涉事人,先详细了解具体情况之后,说服其家长配合教育。
在我的具体干预下,此事还是按照我的意图作出了处理。由其家长将其带回家,闭门思过。
出现这样的结果,我心不甘。
我的前期所做的大量的针对避免中学生早恋行为而开展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失败告终。
或者,即便不是全面失败,也在局部透露出工作的不彻底,效果的不显著。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历来是一对被竭力美化了的矛盾。
这毕竟有些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披上了情感化、社会化、公众化、道义化的外衣,而看上去很美。
尤其在当前学校教育举步维艰的时候,这种矛盾在很多层面都表现得异常尖锐。
鉴于教师对自身自认的重视,鉴于社会只知说教而不懂实质,更不能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的现状,鉴于学生心目中毕竟留存的那点对教师的畏惧心理,这种尖锐,还是被隐藏了起来。
无论怎样美化和重视,这矛盾依然存在。
且其尖锐程度,恐怕也只有从教者所深知。
软硬兼施,我只能如此。
如果说此前我所做的思想工作,属未雨绸缪级的防患于未然的言明利害的说教,系软性,那么在屡教不改,变本加厉,且对此行为采取不知羞耻地标榜乃至美化,系死性不改,明知故犯,我就要采取断然措施了。
——没有处理早恋的万能钥匙,只有因地制宜。
事后,针对此事,我与其班主任做了进一步沟通。
我提出此系末日效应所致的观点。(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