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与无知【随笔】

(2015-02-06 00:01:51)
标签:

迈克尔·杰克逊

传播文化

音像制品

hostory

无知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文化与无知

/韦步峰

文化与无知【随笔】 

2001519日,我正在莱州。

几乎有些分不清东南西北的我,还是装成老油条的神情,穿梭在繁华的商贸市场,走进一家音像店。

这音像店看上去只有一间房,但除却一南一北两个门和挂着老式电视的那面墙,有些略显轻松,其余墙面、墙角挤满货架。

货架上堆满了音像制品。

屋子当间还并排摆了两张桌子,桌上也摆满了勾我好奇的音像制品。

那是一个音像事业疾速发展的年代,又是盗版事业肆意猖獗的年代。

面对大量被包装得很精美的盗版“VCD”,尽管买家常常可以有几千个理由说自己不辨良莠,但凭价格,很容易分辨得出。

除了新华书店,没几个音像店会傻到要去销售正版。

而且,人们也多半喜欢盗版——这道理不言而喻。

 

闲暇时,我自然是当地几个音像店、电器商城里的常客。

电器商城,往往有为销售音响而配送的试音碟,这些被别人随意丢来丢去的光碟,在我看来可是宝贝。

那些店主、店员,也往往被我一会儿“AC-3”,一会儿“Dolby Digital(与前者其实是一个东东)之类的新名词搞得昏头转向,连连露出困惑亦或假装着不屑。

但他们毕竟受了我的影响,也终于能够听出《断箭》、《黄金眼》中的环绕效果,但对《西域雄狮》、《赌神Ⅱ》中的杜比音响效果,却始终闭上眼,怎么解释,就是摇头。

唉!

可爱的文化的传播权,竟然掌控在一群不懂文化的人的手里。

不止一次地,我感慨。

 

我在那些音像制品中间,努力地搜寻着,希望有意外地惊喜。

——《与狼共舞》、《细红线》等大片,就是在这样的惊喜里,被急忙揣入我的挎包的。

猛然间,我发现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最新音乐专辑《HISTORY》(1999版)。

这是Michael凭借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宣传活动推出的音乐专辑,19956月首发(但波及到中国大陆,应该是1999年——具体情况也还是不太分明)

在那些我常去的电器商城里,也曾看到过规模宏大,极具震撼力的特殊效果——但那是人家的试音碟,自然与我无缘。

而今,它就被我捧在手里。

崭新得令我想跳高,厚重的令我有些不知所措。

 

这个……好看吗?

大概是看出来我表情的极度变化,小店老板走过来。

好看?嗯……对,是好看。

那放着看看吧。

说完,他竟然未经我同意,直接由我手里将迈克尔·杰克逊拿走,取出其中一张,插进了他的VCD

东墙上的电视里,就有迈克尔·杰克逊高大的雕像出现了。

……呵呵,有点乱啊。店主说。文化与无知【随笔】

是啊,很乱——多少钱?

原价30,看你喜欢,16吧。

哦……

——这里面是两张碟啊。

——我知道。

 

我赶紧付了钱,马上离开。

不管怎么说,能买到盼望已久的《HISTORY》,即便是盗版也是值得高兴的事。

而实际上,仅从16元的价码,除了盗版没有更好的解释。

这盒标注由科艺百代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版权,贵州东方印象出版社出版发行ISRC CN-G08-01-308-00/V.J6,赫然印着“24Bit”标识的VCD碟片,也注定是假货。

当时最时髦的,诸如“iDol王”、“LOOK”等标识,甚至连“UNIVERSAL”也排成一排,印在封底——不假,都没天理了。

不过,我还是很满意。

将文化做成商品,就注定将文化打上了利益的标签。即便正版,不也在努力追求着经济效益吗!

盗版是可恨,但作为消费者,无论如何狠不起来。真正恨它们的,是腰缠万贯的正规出版商。

——美国攻击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差,还是有一定依据的。

 

既然可以在一定数量的金钱和某种类型的文化之间划等号,那通过无知传播文化,就成了可能;而文化的繁荣,又促使更多的无知上场……

——这绝对是个讽刺,对文化,乃至文明。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有文化意识,不见得有文化传播权;而胸无半点文化痕迹,只要有钱,披上文化人的外衣,又极其容易!

文化与无知,从来就是结伴而行。

Teaser 难题 

 

Earth song 地球之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