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唯美生活Ⅱ【随笔】

标签:
唯美windows一筹莫展存款大修厂 |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
我的唯美生活Ⅱ
文/韦步峰
“守着高手,还不赶快问!”
每当有同事遇到电脑疑难,正一筹莫展,总有旁边的人对他说出这样的提示。
旁人说的“高手”,就“唯美”的我。
我的与电脑结缘,有两个时间点需要挑明:
一是1996年,那个冬天的夜晚。
我将自己关在装着厚重保险门的学校微机室里,从下午六点到第二天凌晨四点。
进去的时候,对使用CCED还只是有过初体验,绝对算得上是没摸到半点壶嘴;而出来的时候,包括文字编辑、文件打印在内的CCED的几乎所的功能,都能够熟练操作了。
如果说,自那以后,我对键盘的不太熟悉,中文打字还有点生疏,那也只是时间问题了;但最令我惊讶的,是CCED所有的快捷键,竟然都能够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极其迅速地随意敲出。
我对电脑,有一种极其独特的悟性。
我当时就对自己说。
但说完之后,我便陷入突然的郁闷之中了:
陪伴我一夜的,除了那台运行起来“吱吱吱”作响的“386”主机,就只有那个竖起来,立在我右腿旁边的电暖气了。
这要是让会过日子的校长知道,可不是闹着玩的啊。
暗暗吐了吐舌头,我马上又警告自己。
然而,也就是那个夜晚,我学会了操作电脑的几本套路,包括通过DOS启动Windows3.2,及使用它的媒体播放功能,看几眼VCD。
——很惬意。
另一个时间点,是2002年10月,我有了家用电脑。
其实,从1996年到2002年间,诸如2000年暑期参加了地区教育局组织的信息技术教师上岗培训、2001年9月调换了工作单位第一次接触Windows2000在内,涉及电脑使用的时间点,当然有很多。
但都不如这两个点。
前者,让我触摸到了惊奇和满足,那么后者,便是让我终于能够有机会拨开电脑的外壳,去探寻它并不神秘的内在构成。
软件的,也有硬件的。
购买这台电脑的时候,划掉了当时我的所有积蓄。5700元,无论怎么说,对月工资不到500元的我来说,都是个很大的数字。
早先买那台长岭冰箱的时候,就用光了家里的所有的钱;后来喜欢单反相机,去朋友店里拿回标价1200元的Phenix DC 303K的时候,给出的,也是家里的全部积蓄——800元。余款,一个月后还清了。
再后来,联邦椅、步步高VCD搬回家的时候,也一律都是当时的“所有的钱”。
花掉自己所有的钱,几乎成了年轻时候的我的固有生活方式。
然而就是在不断花掉“所有的钱”的过程中,我的家当慢慢置办全了,正如我所掌握的那点电脑知识。
到现在我也不是一个电脑高手,我很清楚自己的水平;但在他们之中,我却是。
买回不几天的电脑,除了不厌其烦地安装Windows系统,就是借故拆开主机箱,所煞有介事的查看。
从Windows98到WindowsXP,我反复体验,不断探求。
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安装癖,看着系统安装进度条的向前延伸,就能体验到快感。
我有比别人更深入的对Windows诸版本的了解,也是情理之中——我曾有过一套几乎很多人都没见过的,四张CD的完整版Microsoft Office 2000。
其他,包括Windows98(第二版),WindowsXP(上海政府版)及其SP1、SP2,还有Windows2000(四合一)之类的安装盘,不计其数。
我将它们连同当年很时髦的豪杰播放器、Nero、AcdSee在内的应用软件,分门别类地塞满了一个很大的软件包。
连包里不同光盘上的文字,都被摆弄成一个方向。
——有时候,太过追求唯美,是一种癖。
是的,绝对是。
“以后找我作系统,都是Win7,附带的OFFICE也不再是2003,改2007了哈——XP微软都停止服务很久了。”我说。
“那我们会用吗?”
“不是360为 XP提供永久免费更新吗?”
“4S店都停止服务,由大修厂接手的车,你还会买吗?”我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