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幺妹【小说】
标签:
誓言麻辣幺妹小说思念语聊室 |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
麻辣幺妹
文/韦步峰
八年前,我的语聊室建成后不久,麻辣幺妹就来了。
这个含有我的家乡名称的语聊室,在声势浩大的新浪UC里,并不起眼,远不如“夜上海”、“老北京”、“唐人街”里的人多,甚至就知名度而言,还不如“走西口”——然而她却来了,来了就静静地待着,不上麦也不跟别人说话,只偶尔对着上了麦的人,献几下花。
“创业”伊始,很是艰难。生拉硬拽来的几个网络上熟识的朋友,绝大多数是外乡人,但他们并不把自己当客人,每天兢兢业业陪着踌躇满志的我,陪着语聊室里偶尔闯进来的星星点点的几个人,又是“端茶倒水”,又是嘘寒问暖,很像扎扎实实做房间的样子。但人数还是很少,少得令我忍无可忍。
大凡玩、逛语聊室的人,多是性格外向,开开朗朗来网上认识几个朋友,说说话,唱唱歌,打发打发无聊的时间;或怀了一份好奇心,于逡巡游逛间,走一走,看一看,寻点乐子。寻开心也好,找朋友也罢,闷声不响就很另类,也太不可思议。于是,我便寻了一个机会问过去,很友好。那是麦上的人正唱着胶东的一首民歌,很古老的民歌。她忽然变得活跃起来,对着那人献花不断。你也是山东人吗?然而,她的回答却令我很惊讶。
不是,是重庆人。很多年以前经常听,很好听。她的字竟一股脑敲了过来,早有准备的样子。我“哦”了一声,表示理解。但原本准备好了的交谈内容,一下子被轻而易举地挡住了。不过,也能理解——音乐连国界都没有,何况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友谊地久天长》不就被很多中国人喜欢,还大有成为各地民歌的低调潜能。后来,她成了我语聊室里的一名管理员,与其他管理员一样的尽职尽责。为了增加人气,我也采取其他语聊室里经常采用的,类似自欺欺人的方式,让管理员们每人除管理员号码,再用一个“小号”——她的小号的昵称是7811。
半年后的一天夜里,正当我为语聊室人气倍增,升级增加了一个视频,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双视频”房间而欣喜的时候,7811给我发过来一句私聊:“你知道你们那里有个叫石围堰的村子吗?在发城。”我知道发城,在北面山区,是有名的的苹果主产地,为“山东三宝”中久负盛名的“烟台苹果”立下过“汗马功劳”,但从小在南部海滨长大的我,也毕竟没有亲去那里生活、工作过的机会,这村子,我还真不知道。不知道归不知道,但我意识到很有责任帮她点什么——此前我也做过不少这类事。
也出于好奇,就多问了一句。她继续说,那里有个叫张广成的人,曾在我这里当过兵……我一下子从狂热的冷静下来,且有几分伤感,几分失落了。尽管我不能知道自己的失落和伤感是否来自我的预感,但我还是决定帮她,而且相信我能做到。大约半个月后,消息传来,张广成找到了。健在,巧的是,他是我托付打听此事的人,托付的其中一个人的堂兄。我将此事很快告诉了她,她很高兴。
一周后,她很晚才来,没有献花,也没有上麦。她告诉我,她的心愿了了,今后不再来我的语聊室了。我忙问缘由,她说:
当年他复原回家,临走的时候让我等他,说不久会来娶我,我答应了。他走后,我日夜盼他早点来。一个月过去了,他没来,我想一定有事脱不开身。一年过去了,他还没来,我想,实在来不了,来封信来个电话也行。可电话和信都没有,我继续等,一等等了五年。最后,家里的压力,实在让我等不下去了,就随口答应了一桩婚事。一年后,女儿出生了,我的7811正是我女儿的出生年月。也就是从那时,我决定不再等了。不几年,女儿的爸爸过世了,我便带着女儿两个人生活。伤痛之余,毕竟也多一线希望,希望他能忽然想起我,忽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后来女儿结了婚,再后来我从一建退了休,外孙也长大了。女儿担心我孤单,就给我买电脑,让我玩游戏打发时光,无意中当我看到UC里有很多地方性房间,我便找他的家乡——呵呵,我乳名幺妹,他抗不住我们这里麻辣口味,就在我名字前面加了“麻辣”——竟然找到了,就认识了你。
我一直想通过这里的人打听他的消息,但又不知道怎么说。看看你确实是个热心的人,又很有涵养,就请你帮忙了。没想到你真的帮我打听到了,我就给他打电话,但接电话的是他的妻子,用我全然听不懂了的方言说了几句,便挂了。听着电话那头的“嘟嘟”声,我笑着落泪了。哭了一夜,现在很轻松。他比我过得好——至少,现在还有个女人在照顾着他……了了,我的心愿真的了了。
平时很健谈的我,竟然卡在那里。不知道该说什么,又仿佛背负了深深的愧疚——为她的几十年的思念?还是为作为我不曾认识的我老乡张广成年轻时的轻率?我不知道。于潮湿的视线里,我仿佛看到了上世纪的那个年代,也看到了一个牵着孩子的小手的女人,于街道边遥望车站的方向……热切的眼神里,尽是思念和牵挂在盘旋。
她在等什么?等那个当初的誓言,还是等属于自己的执着?我呢,是否真的是好心做了件错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