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6@365以玩笑的名义【随笔】

(2014-06-05 12:15:57)
标签:

365

正能量

群体

嫉妒心理

生活作风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以玩笑的名义

/韦步峰

156@365以玩笑的名义【随笔】

 

刚坐下,便看到群标在闪。出于好奇也是习惯,点开一看,是小Z针对小Y新近进了核心组,开的几句玩笑。

 

管理员之间开玩笑,我极少介入。在我看来,这是促进他们横向交流的一种很好的形式,能够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谈自己的看法,挺好的;甚至天南海北侃几句大山,也能增进彼此间的熟识程度——尽管我并不是很支持群内闲聊。但小Z的玩笑,令我不舒服了。

 

Y和小Z都是今年刚任职不久的管理员,一个是427日,一个是511日,属于“新生代”中的代表人物。不太会笑但生了两颗小虎牙的小Z喜欢唱歌,往往将张宇的歌模仿得惟妙惟肖,个别小节竟能以假乱真;热情开朗,活力四射的小Y,有迷人的笑容,留给大家最显著的印象,是不怕麻烦,勇挑重担,也正是鉴于小Y的这一优点,她才被推荐进了核心组。正是小Y的加入了核心组,被小Z说成是其“行贿”的结果。

 

也许在小Z看来,自己跟小Y在职位上应该旗鼓相当,或者自我感觉稍好一些,至少也应是一样的身份。但明晃晃的变化,催生了他心理发生了一点小小的波动;也可能真是口无遮拦的玩笑,毕竟他们平日里最说得来。但无论如何,这样的话,会给小Y造成难堪——人人都有进步欲望,或多或少,但又有多少人喜欢授人以柄呢!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立刻做出了反应。

 

“也许在你小Z的眼里,贿赂可以做很多事,这我不反对;但我们的群落,并不是利益组合,缘何有此一说?”果不出我所料,小Z做出的反应,当然是强调“玩笑”,我便接下来继续说,“的确,但这样的玩笑会让人不舒服,如果你真的要知道她贿赂了什么,那便是她的尽职尽责,感动了很多人——面对别人的进步,不要总去想凭借了旁门左道,多对照比较,思忖自己的不足为好,别用玩笑的名义换取心理上的平衡……”说完之后,感觉自己语气太硬,揭露太深,担心小Z也会吃不消——有真的是玩笑的可能——便末了又加了一句“知道是玩笑,我只是在借题发挥” 。

 

羡慕也好,嫉妒也罢,这种往往对获得荣誉,得到升职的人所开的玩笑式的“恭维”,有时候会扮演“人言可畏”的厉害角色。同事在前面受了表扬,得了奖金,后面便会跟出一大堆可能。当这些可能终于被演绎得有鼻子有眼,便成为铁证,而这所谓的铁证,绝对不是正能量,总是围绕人的生活作风,社会关系在说事。有点背景的,这背景就被吹嘘得神力无比,进而抱怨“任人唯亲”的社会现状;没有背景的,往往又被说成是走了与领导亲近的捷径,而有此“捷径”的,又多半是女人,于是作风问题又成了门旁桌头谈论的热点。本来很简单的一次升职,本来很客观的一点奖金,因了人们的好奇,便成为了一种伤害。

 

中国人,很少有西方人的“你行我佩服”的心态,遇见比自己优秀的人,不是发愤图强,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奋力追上,而是想方设法“解鞋带”、“挠痒痒”,甚至很意外地寻了人家可能有的“狐臭”大做文章,只要人家受了这打击而“心甘情愿”放弃、退却,自己便悄无声新地领先,成了佼佼者,即便没有得到想要的荣誉,也至少让别人跟自己一样的普通,“老泥的孩子——一色”,最公平。这可能是中国人种群里最恶毒、最龌龊,但却是最普遍的心理。而这种心理所形成的舆论氛围一旦成为群体的主流,群体内成员便纷纷望而生畏,索性为了息事宁己,“不要进步”行吧,“不要荣誉”行吧。与团体,与社会都极为有害。我们可以不用太在意自己随便开出的一个玩笑,但必须要为别人想一想,为群体想一想。处在一个“正能量”高的群体,本身就是很惬意的享受,但如果因为自己的“玩笑”而损及了这“能量”,早晚会伤及自身。从这种意义上说,即使不为他人着想,也总要为作为群体一分子的自己想想吧。

 

任何时候,任何事,只要不是处心积虑想害人,多一些积极的心态,少一些嫉妒的心理,于人于己都是有好处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