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乘客二》后面
标签:
小说乘客乘客二主人公必然 |
分类: 长篇小说:乘客 |
写在《乘客二》后面
文/韦步峰
和《乘客》一样,《乘客二》的诞生也属于偶然,只不过有了原本想作为一时的听歌感悟而“不小心”诞生了后来的连载小说《乘客》之后,这随后而来的《乘客二》似乎有了一定的必然。
《乘客》中的主人公是薛莉和许谦,但在《乘客二》却变成了薛莉和杨辉,对这一中心人物的“偏移”,应该算是情理之中。“乘客”意味的深化其实并没有随着主人公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苍茫人海之中的邂逅与别离,不都是在沿着乘客的脚步起落吗?——人生本身就是一次乘车旅行,任何人都是这旅行之中的“来者”。
《乘客二》似乎从情感的世界一下子步入了冷酷的现实,太多的浪漫却在衍化成一幕幕让人愤怒或者轻描淡写的感慨的人生活剧。小说就是小说,其中绝对没有现成的人和事用来对号入座,但它既然来源于生活,那就有形形色色的生活的影子——难怪有网友曾经直接坦言:《乘客二》中的某某人跟自己的生活很像,很有同感。
在人物的刻画上,我依然循了我的惯用“伎俩”——细节描写,在人物的对话和某些情节的描摹上力求逼真,因为我知道在这每次仅千余字的连载过程中,也唯有这样的“细节”才可以暂且吸引读者的眼球。我从来没有指望哪一个网友能够从开头到结局篇篇不漏地读完,而事实上,真的有不少人跟着我走进了小说描画的世界,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深处,甚至其解读人物性格方面的独特能力在某些方面远胜于我——这实在是我始料未及的。
《乘客二》中加入了一个“新主角”小厼。其实她的身份毕竟只是一个配角,或者说她仅仅是连接几个不同场景的过度性人物,然而正是这个新生的形象,让《乘客二》有了“新生”。曾经有网友告诉我,他很喜欢小厼这个人物,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太多的“小厼”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她们敢爱敢恨,为拯救自己的家人甘愿奉献自己的金钱和肉体——这才是活生生的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开始将《乘客二》的主人公确定为薛莉和杨辉,又一个主人公的呈现是丰满的。
从整个《乘客二》的结构来看,有围绕薛莉和杨辉不同情节发展的两条线,在某一时刻又交合在一起,接着又分开发展,再交合再分开。到了小说的结尾,这两条线终于“强烈”地撞击出来一个更大的看点——夫妻异地相遇。而这时候,小说戛然而止似乎很突然——其实接下来要发生的情节是任何人都可以想到,但又是所有人都猜不透的迷离。
我已经知道:写小说,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它绝对不同于一般的散文或者即兴而起的诗歌,因为它的连续性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我曾在行车途中、吃饭时揣度过小说中的人物以及情节发展,也曾相继推翻过自己本已“确定”了的人物言行,但因为不能大幅度修改的局限,让我不得不按照已经发布的小说的情节“延续”下来。其中的很多情节,说实话我并不是很满意,倘若是纸质的文稿,我当然可以更好的删改。用博客写小说,本身如同现实中我们自己说出去的话,要更改,谈何容易!
既然《乘客二》的诞生是一个“必然”,那么《乘客三》呢?在精彩出现的时候,我决定终止《乘客二》本身就是一种刻意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也因为我需要喘口气。
乘客二(01)
乘客二(06)
乘客二(11)
乘客二(16)
乘客二(21)
乘客二(2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