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验与思索【随笔】

(2010-12-18 13:43:51)
标签:

体验

论坛

语聊

房间

版主

高级管理

梳理

宽慰

情感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体验与思索【随笔】

体验与思索

/韦步峰

当年,对网络还算是处在懵懂期的我,一脚踏进SinaUC,没想到这一进去就是四年半。这段时间里,除却本职工作,几乎是用掉了大部分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空余时间。多少个忘记时间的深夜还在劳碌,多少个未曾接触但意外触及后忘我的耐心体验,多如牛毛纷杂的事务成了我网络生活的填充物。

起初是在SinaUC某话题房间担任房间管理(OP),那地方人才不少,多是怀了对人生的太多的感悟,对社会现象尤其是婚姻的独到见解的人,他们在房间里时而语音(视频),时而文字(大屏信息)公聊,作为一名初学者,我在这里积累了第一笔网络财富。那时候的我什么也想学,体验过UC团体的“讨论版”(该UC团体功能后来停用),第一次尝试了超级链接的妙处,后来自己组建了UC团体,不厌其烦的体验,耐心细致的摸索,终于让我成为使用该功能的高手,以至于后来将我自己组建的团体应用于我所管辖的区域事务当中去的时候,很是得心应手。

论坛的初体验,也是那个时候接触的。当时总有人在论坛上打口水仗。看着他们措辞激烈的争斗,自己的趋向于“求大同”的建议性参与如同是石沉大海。当时给我的认识有两个:要么全力进行参与,不遗余力地攻击对方要害;要么全身退却,做一个冷静审视的旁观者。但我的终于也不能置身论坛争斗事务之外的,是因了我后来离开最初的语聊区,只身加入还是这个平台的其他的语聊区。我的离开,原因是多方面的,外部理由就是经推荐担任最初话题房间的副室主未被通过,给我留下深深的遗憾,也就是从那以后,我逐渐冷却了参与其中的热度,转而思索建立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又能相对说了算的空间了。

后来我游荡在SinaUC语聊,认识了不少人(这当中的不少人,后来成为我组建我的空间的重要成员),也经历过不少的事情。但半年以后,我成功了。原本停止的房间申请终于松动,大喜过望的我,马上投入了巨大的比先前更加猛烈的精力。所申请开办成功的房间也是一路高歌猛进,最终趋向很多人都无法企及的一个高峰。直到现在,我仍然无法忘记那些曾经有意或无意帮助过我组建、发展语聊房间的人。他们遍及全国各地,年龄跨度达20年之多,但我硬是让这些本身有代沟的人团结到了一起。

期间,200612月,我开始接触SinaBlog,刚开始只是出于好奇,看到不少人捣鼓也想体验一番,结果一发不可收。后来我升任后期迁居的区域中的高级管理(COP),处理的事务更加的繁琐,但一直未曾中断过博文的写作。与此同时,经过改版以后的SianShow地方论坛也凝聚了我大量的心血,添加版主权限后,我让一个始终在地处徘徊的小论坛,发起了向整个SinaShow论坛的冲锋行动,最终一跃成为全SinaShow所有论坛的前三名。期间发过多少帖子,跟过、处理过多少事务,我自己都不记得。前几天我偶然踏足当年我奋斗过的那个论坛的,迎接我的竟然是满目的萧条,这让我神色凄然而又在意料之中——难道是因为我的离开而荒芜的吗?

体验与思索【随笔】

离开,自然有离开的理由,而且也跟第一次“跳槽”有着惊人的相似。不去想是最好的安慰,一个人思索的时候,可以翻箱倒柜,但当成为一个正式的话题,还是讳莫如深的好,这倒不是害怕触及那些伤痛,而是真的没有必要在不知情者面前侃那些在他们看来毫无感觉的“天书”——这属于一个人独享的经历。我的离开是先从版主位子上撤下来开始的,尽管语聊区为我保留了很长时间(半年)的COP权限,但最终还是因为我又加盟了跟Sina对立的平台而彻底“除名”。但我依然保留这新浪博客,他不仅仅属于我的新浪经历,其中有我的工作,有我的现实生活,更有我的个人情感。什么都可以丢的话,属于自己的一路走来的经历则万万不可以丢——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做“穷光蛋”。留着吧,做一个精神富足的富翁。

不知道为何想起这些,只是特别想梳理一下这些自己曾经的经历,但梳理只能是作为梳理而存在,毕竟无法找寻一个令自己宽慰的理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