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这样搞(中)

(2010-08-11 15:54:00)
标签:

刘庚子

素质教育

小册子

教辅材料

教育行政

主管

韦步峰

杂谈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教育,这样搞(中)

——刘庚子《中小学改革六条建议》有感

/韦步峰

关于学生社团,兴趣、趣味小组形式的教育提得非常好。早年参加过农田劳动和车间实习的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生活体验,这对他们的求学或者今后的创业都是有重要作用的。因为惧怕安全事故,而人为终止了类似清明节扫墓这样重要的革命主义教育的教育将会走向何方,这样“安全”地培养出来的学生,又能安全到哪里去呢?

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被挤占成了文化课学习时间,学生们望着窗外快活的小鸟而内心焦虑的上课究竟有多少效果?为了争取那点业务部门搞出来的教学成绩排名,不惜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代价,而且理论依据就是“素质教育不是不要教学成绩”。

关于学生的兴趣小组更是形同虚设。临近上级“检查”的时候,纷纷造假,用纸上的活动替代了学生真实的活动,学校检查过关了,学生的发展随即彻底灭亡了。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教育行政部门的关于办学情况的“检查”其实就是在自欺欺人。检查之前利用各种形式透露要检查的内容,迎检学校彻夜加班,要检查的内容纷纷就绪。面对崭新的造假材料,检查者也能频频点头,喜笑颜开,连声“不错”。然后在检查信息反馈会上,还能够煞有介事地高谈阔论——自欺欺人达到了高潮。

 

关于刘庚子提到的教研室编撰辅导小册子赚取学生的钱,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甭管像不像话,这样搞了多年之后没有人提出异议,因为这利益直接关系到教育行政一把手——教育局长。每年从“小册子”中的提成真的不是一个小数目。

地级教研室有地级小册子,县级教研室有县级小册子。这两种小册子手挽着手一起进了学生书包,还是在学生及家长“自愿”的前提下完成的。《致生家长的一封信》中说的很明白:“同意,请签字”。信上签了字,家长盖了章。谁的功劳?老师做的工作!老师为何做工作?校长命令的!校长为何敢下这样的命令?局长授意的!“出了事,自然有局长斡旋,跟我何干?搞好了,我也许能分一杯羹……”

包括绝大多数的教辅材料,几乎都是这样的“授意”之下纷纷披着合法的程序实现的。学生的钱被赚取,面对海一样的学习资料,没有充足的时间作保证,行吗?于是,节假日、星期天,这些小册子、教辅材料就成了学生休息时间的杀手。如此恶性下去,学生发憷,教师头皮发麻……

这个悲剧的始作俑者,是各地教育主管们。主管要赚钱,下属自然心知肚明,胆敢阻拦,那只有交出帅印。可怜教师跟在人家屁股后面空喊“减负”不见“减”,并且大有泛滥之嫌。昧着良知为教育主管赚了钱,然后自己“擦屁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