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眼视界05:是谁让余秋雨关博(上)
标签:
余秋雨视界圈子世界文明中国 |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
认识余秋雨老师不早,是从《借我一生》开始的。当时编辑部领导有一本,我投过去几眼好奇的目光,而后自己又专程购得。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心随着那些飘荡着陈年气息的文字而跌宕起伏。是余秋雨大师带着我重温了那段应该算是全体中国人伤痛的历史——文革时代。那里面有血腥的批斗,有被草菅的人命,也有余大师对故国文化孜孜以求的饱读,更有他独特的视角下暗淡年代下的中国社会。在我看来,那不是一本普通的精装书,而是篆刻着丰富情感和深刻思索的经典史书。此后,我对余秋雨开始着迷,一头扎到书店里,看到“余秋雨”就买。接踵读完了余大师多本书,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和《千年一叹》。
他的问鼎大陆近十年来全国最畅销书前十名一人独占四本。先后获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奖、上海优秀文学作品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连续两届)、金石堂最有影响力书奖、台湾中国时报白金作家奖、马来西亚最受欢迎的华语作家奖、香港电台最受欢迎书籍奖等。《借我一生》创立了“记忆文学”的新体裁,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年度“全世界十大最重要的书籍”之一。
余秋雨上世纪末主持香港凤凰卫视对人类各大文明遗址的历史性考察,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贴地穿越数万公里危险地区的人文学科教授,也是9.11之前最早向西方预告了恐怖主义控制区域实际状况的人。他相继被联合国选为研讨《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和参加“2005年世界文明大会”唯一的中国学者。他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总标题下,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纽约亨特学院和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表演说,引起巨大社会轰动。2004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精英”和被环宇电脑评级系统测评为“中国座标人物”。
2006年,我开始组建“洒脱人生”博客圈。组建之初,圈子人迹罕至,渺小得自己都看不起。后来,收录了余秋雨的新浪博客,连同随后加入的知名人士以及“危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的各方朋友,到今天“洒脱人生”圈子已经有3年半的历史,圈子成员将近19000人。余秋雨也跟徐静蕾、张海迪、成龙、黄安等名人一起,成为我圈子的“资深成员”。只要是余秋雨的博文,我是一定要推荐为圈子精品的。尽管余秋雨大师并不缺少庞大的人气,但这是我最朴素的一种敬仰,一种心安理得的尊重。我也在闲暇的时候拜访他的新浪博客,留言之后越发知道自己的微小。每天成十万、百万的点击率,成千上万的评论和留言,有一种富足的享受。
余秋雨并不认识我,也没有奢望过我的留言、评论能够被余秋雨看到,但是能去亲临感触来自余秋雨的心灵的声音,那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了。看看那些评论,越发的自惭形秽,索性不再浪费空间资源,只作了悄无声息的游客。但就是这些评论里的声音,后来让我感觉不舒服起来。有很多的人——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知道余秋雨是谁,是不是一定读过他的作品而开始对其评头论足,这其中绝对不排除有跟着瞎起哄之流——说的话令我目瞪口呆。终于能够由惊讶到忍住愤怒暗劝自己
“树大招风”,况且余秋雨还不是一般的大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