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愚弄的都是愚人
(2009-04-01 11:19:12)
标签:
愚人大老板节日格里历习俗法国杂谈 |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
被愚弄的都是愚人
韦步峰
上班不久,接到干事打来的电话,说是大老板找我有事。当下没有多想,心里还在嘀咕找我的理由,大老板很少找我,也许有了新的任务。当我急匆匆赶到他的办公室门口,回头看到打电话给我的干事所在的那个办公室人头攒动,都在朝我这边观望。于是更加纳闷了,思忖着莫名的感觉。干事推开窗户:“门开着吧……”
是啊,大老板办公室的门开着,可是里面没有人。我转身就出来了,再看到那屋里的人脸上都挂着幸福的表情。顷刻我便意识到一种不舒服,随即想到早晨查看圈子文章的时候,想到今天是愚人节:该不是被作弄了吧?接着我去了干事那办公室,干事嬉皮笑脸地守在门口,见到我过来,连忙把门关上不让我进屋。我表情平静地推推门,他放开了。进到屋里,我调侃了一句:
愚人节哈……
满屋子都大笑起来。
愚人节也称万愚节,是西方也是美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4月1日。愚人节与古罗马的嬉乐节(Hilaria,3月25日)和印度的欢悦节(Holi,到3月31日为止)有相似之处。在时间的选择,看来与“春分”(3月21日)有关。在这时间天气常常突然变化,恰似是大自然在愚弄人类。对于愚人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认为这一习俗源自印度的“诠俚节”。该节规定,每年三月三十一日的节日这天,不分男女老幼,可以互开玩笑、互相愚弄欺骗以换得娱乐。
愚人节较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公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起初,任何美国人都可以炮制骇人听闻的消息,而且不负丝毫的道德和法律责任,政府和司法部门也不会追究。相反,谁编造的谎言最离奇、最能骗取人们相信,谁还会荣膺桂冠。这种做法给社会带来不少混乱,因而引起人们的不满。现在,人们在节日期间的愚弄欺骗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离谱,而是以轻松欢乐为目的。
看来,我是被狠狠的愚弄了一把,成为名副其实的愚人了吧,就在我出门往回走的时候,遇到了拿着本子来开会的另一个部门的领导——看来,今天我并不是唯一的一个愚人,在郑重其事的“谎言”面前,毫无防备的上当,也是人之常情。想到这里,心情稍为平静了一些,感觉做这样的一个愚人也未尝不可。明明知道是骗人,也还是要去的——毕竟是大老板找。
最早记住这个不伦不类的节日是在读书期间,那时候看到报纸上张国荣自杀的消息,连带着就把节日也记住了。
时至今日,坐下来回味方才的被骗,尽管是拿工作开了玩笑,令人郁闷,但仔细想想,即便真的愚人一把,也未尝不可——自己还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也算是在这个西方人的节日到来的今天做了点贡献——这跟是不是愚人似乎也根本没有关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