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散记之七:春晚

标签:
春节春晚日记除夕年随笔感悟漫笔感言情感 |
分类: 乡土情怀_春节漫笔 |
春节散记之七:春晚
韦步峰
27年,央视春晚一路走到2009春节。由先前的简陋到如今的豪华,春晚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假如有一天,央视春节晚会不在,那必然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失落。然而人们还是对春晚有“说三道四”的习惯,褒贬不一也伴随春晚一路奔走。总体看来,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还是最大规模的最大成就的综艺活动。
今年的春晚已经让我更加鲜明地感觉到,这不再是简单的综艺娱乐节目,而是舆论宣传的综合教育片。2008年中国遇到的几个重大事件,纷纷用各种形式展现出来:汶川5.12大地震,29届奥运会、残奥会等。借此机会,人们更加感受到的是一年来的回顾。应该这么说,春晚的不单单的娱乐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习惯,一种希望。
舞台布置的豪华,灯光的奢华,电脑高科技技术的应用,老牌演员的执著和新生力量的加盟,组成了09春晚的看点。此次春晚相声成分的加强也似乎表现国人对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视。相声,因为电视小品的发展而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尴尬。
歌舞,凸现水准的提高展示。但是,此次春晚最大的败笔是没有推出更加有影响力的新歌。这也不怪创作者,面对百花齐放的歌坛,很难再有异军突起的歌曲能够用最大的限度引起重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国人欣赏水平的日益提高所致。很多人抱怨春晚的“不精彩”,其实也是这个原因。
我还是喜欢赵本山的小品。儿子也一直嘀咕着他的焦灼,声称“总要看了赵本山才能睡觉啊”的话。尽管我不作声,但是也是心存期盼,毕竟,在我心中他是一位艺术家,一位能够仅仅扣住时代脉搏去搞创作,搞演出的艺术家。在他的作品里,有很强烈的时代背景,有高超的表演艺术,当然,这种艺术是靠耐心的品味才能洞悉的。我始终不明白的是有的人一提到他便表示不满的人的意图是什么,假如没有赵本山,试问,还有谁能够让那么多的人期盼,中国的小品艺术还有谁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水准呢?没有了,其实这就是实力。
我是耐心看到了最后的,看到了中国不久将发射的“天宫”航空器模型,心里萌生出来的感动,颇有受教育的感觉。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晚,但是最近几年的发展,令世人瞩目,利用这样的方式,扩大宣传,我想受感动的不仅仅是一个熬到最后的我吧。对春晚的褒贬不要继续了,把它作为一道盛宴成为一种固定的过年的方式,就像我们年夜饭的一道菜,难道我们能因为它不合我们的口味而一味埋怨而拒绝吃下去吗?
系列“漫笔”之其他作品快速浏览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