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索尔维茨基修道院背后的故事

(2024-02-11 23:52:23)
标签:

索尔维茨基群岛

分类: 天下书屋

索尔维茨基修道院背后的故事

索尔维茨基修道院背后的故事


  在俄罗斯非常荒凉偏僻、人烟稀少的北极圈附近的白海上,有一个索洛维茨基群岛,在这个群岛上,有一个著名的索洛维茨基修道院。俄罗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在他的《古拉格群岛》中的第二卷,在叙述“群岛历史”中就以这个修道院开端。这个修道院不是苏联劳改营中建立最早的、也不是规模最大的,更算不上条件最恶劣的,但是它是历史上分裂教派的“圣地”,“北方崇拜”的象征,是无数旧教徒殉道者的成仁之处。


  这个修道院被俄国人印在了500卢布钞票的背面。这个地方原来属于诺夫哥罗德贵族共和国的边疆,共和国覆灭后,不愿意臣服莫斯科的遗民逃到了这个冰天雪地的地方,以旧教为信仰的精神支柱,在极端环境中坚持他们的精神自由。很快这里有了“教会巴比伦”的称呼,这些旧教徒在这里发展起来商业,控制了从摩尔曼斯克到西卡累利阿的整个北方沿海地区,靠着盐场、贸易、教徒的捐献、领地的收入,财富滚滚而来,修道院自己选举院长,不服从莫斯科教会牧首,在莫斯科眼中,这是一个“藏污纳垢”之地。


  1667年到1671年,俄国爆发了斯捷潘·拉辛领导的反对沙皇和农奴制的农民起义,起义被镇压下去后,许多人逃到了这里。沙皇搞宗教改革,从1668年开始,围攻了这里8年,最后,由于叛徒出卖了经过烤房的暗道,这里才被攻破。从此以后,这里成为沙皇流放各种异端人士和所谓“危险分子”的地方,旧教徒、秘密协会的成员、十二月党人、普希金的舅舅都曾经被流放到这里,但是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流放犯们也形成了自治传统。修道院的最高权力机构是12名长老组成的宗教会议,其次是所有修行人都参加的“黑衣修士宗教会议”。在17世纪这里有350名修士,600名工人,几百名士兵,有免费的图书馆、医院和学校,也有世俗的民选政权。修道院掌握司法权。一直到1903年,这个“流放者的乌托邦”才被撤销。


  但是在苏联时代,这里又成为关押政治犯的地方。1918年,苏联红军登陆这里,他们关闭了这座历史悠久的修道院,将修道院几个世纪积累的财富全部没收,包括纯金的十字架,历代沙皇赠送给这里的珍宝,以及数不清的艺术珍品,同时将修道院院长烧死,其他的修士驱逐或者流放,修道院的几百年的基业毁于一旦,1923年,这里迎来了苏联时代的第一批政治犯,很多都是科学家、学者、宗教人士。他们在这里从事恶劣的体力劳动,很多人后来再也没能活着离开这里。


  在1929年,有一个叫马尔扎戈夫的劳改犯从这里逃了出来,他辗转来到了英国,把自己在索尔维茨基群岛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叫《在地狱岛上》,这本书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家第一次知道关于索尔维茨基劳改营的情况,为了应对这场舆论风暴,斯大林请出了德高望重的高尔基,让他带着儿媳妇来到索尔维茨基群岛,视察苏联劳改营,在监狱方面精心的布置下,把这里搞的像一个条件很好的疗养院。尽管还是有囚犯像这位“革命的海燕”的大作家说出了真相,高尔基还是发表了歌颂这里的文章,隐瞒了古拉格的真相,说这里的囚犯们都生活的很好,改造的很好。他配合了斯大林的宣传,也成为自己艺术生涯中抹不去的一个污点。而索尔维茨基监狱后来被树立为苏联古拉格的样板案例,在整个苏联时代这里都是军事禁区,禁止外人出入。苏联解体后这里才逐步对公众开放,1991年,索尔维茨基群岛建筑群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今天你去那里旅行,还能随处可见许多墓碑和十字架,提醒着人们那段黑暗的历史,以及背后无数的冤魂。


  索尔仁尼琴对这里寄托了丰富的象征内涵,他曾经在《致苏联领导人的信》中表示要依靠“还没有被尼康歪曲的、没有被彼得大帝搞的枯燥无味的俄国正教”来建立俄国人的精神家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