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大家好
我们前不久给大家推荐了一本吴钩老师写的《宋仁宗——共治时代》,深受大家的欢迎,卖了不少本。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庙号仁宗的皇帝,似乎一生都很庸碌,但是却在他那个时代,四海生平,人才辈出,经济繁荣。在北宋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当五十四岁的赵祯,走完自己的一生,驾崩的时候,产生了中国历代帝王驾崩少有的现象,大量的老百姓自发的悼念。
北宋著名的大学者邵伯温当时只有七岁,他和自己的父亲邵雍当时住在西京洛阳,他回忆起童年这一幕,城内的军民老弱妇孺全都向东方哭号,烧的纸的烟灰遮天蔽日,天日无光。邵伯温的舅父王元修从首都开封来到洛阳告诉他们,京城内罢市,哭声数日不绝,即使是乞丐小儿都给皇上烧纸,很多人到皇宫外面哭泣,自发悼念。邵家的好友周长孺到四川普安县上任,即使在那么偏远的乱山之间,都有打水的妇女为仁宗皇帝戴孝。
王安石自己就曾经评价,仁宗皇帝去世的时候“天下号恸,如丧考妣”。宋朝派出使臣到辽国外交通告,结果发现,辽国人无论远近,也都聚集在一起哭,辽国皇帝辽道宗耶律洪基,就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面写的那位辽国皇帝,他自己都是抓着宋朝使臣的手痛苦,说已经四十二年不曾识兵戈。可见仁宗时代,两国邦交有多么睦邻友好。耶律洪基当太子的时候到过宋朝,受到过宋仁宗的厚待,所以耶律洪基很感念,在辽国为仁宗皇帝建立了一个衣冠冢。
在中国的历史上,能这样深入民心,受到上下爱戴,甚至深入敌国人心的皇帝,引发如此广泛的,自发的,发自内心追悼的皇帝是不多的。一个看起来一生好像没什么丰功伟业的皇帝,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爱戴他,怀念他,这是很值得品味的,所以继续推荐大家读读这本很有趣的历史书《宋仁宗——共治时代》,对老百姓来说,真正的好皇帝不是最能折腾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遇到宋仁宗这样的得享太平日子,那是相当有福气的了。
我把这本书的链接继续挂在短视频下方,欢迎爱读书的朋友选购,一起读读这位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好皇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