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是《动物农场》还是《1984》,你能在乔治·奥威尔的作品中看到他表达的一个中心观点:兽性中的善良和人性中的兽性。
看过《1984》这部小说的人,很容易觉得奥威尔对人性的看法是相当悲观的。奥威尔认为即使是人类中最勇敢的那些人,也会受制于政治操控、暴力威胁,从而降低行为准则。没有人坚贞不屈,没有什么利他主义。我们的遗传基因就是自私的,每个人都是自利的。归根结底,我们达不到利他主义的要求,无论社会还是个体。
在强压之下,我们变得半信半疑,就像1952年著名的阿希从众实验,大家可以搜索一下这个心理学实验,实验表明:人们总是趋向于服从,随大流,而不是尊重客观存在。
我们都会像小说里面的男主角温斯顿那样,从快要饿死的妹妹那里抢吃的,或者为求自保而杀死母亲。我们会掉入陷阱,就像著名1974年的米尔格拉姆心理实验一样,大家也可以搜索一下这个实验,也很有意思。这个实验在测试,人面对权威者下达的违背良心的命令能坚持多久?实验中发现人一旦以为自己的行为只是为了进行一个实验,就会开始折磨自己的同伴。正常人对权威的服从程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我们都像属羊的,会整齐划一地迈着正步。
这就会产生许多艾希曼这样的人物,“平庸的恶”,以普通公务员的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执行上级下达给他的惨绝人寰的命令。
用乔治奥威尔的话说,“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莫过于此·····这就是对无约束的权力的肯定;其所有意识且意图达到的后果便是:践踏人权。”
有很多这样的人,权力者的立场就是他们的立场,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常识去明辨是非,而是以权力的是非为是非,不敢有任何忤逆的意见,对于权力的敌人,他们表现出卖力的撕咬,他们非常懂得对谁应该跪舔,对谁应该撕咬,聪明的切换自己谄媚和凶狠的两张面孔。
视频结束后我们也为大家链接了这本《1984》欢迎感兴趣的朋友选购,视频号主页橱窗内还有我推荐的其他书籍,我会把我的读书笔记继续和大家分享在这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