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底层没文化的大众,他们加入太平天国最有吸引力的不是洪秀全是不是上帝亲生的二儿子,而是能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在中国吃饭是历朝历代的头等大事,人们没有超越世俗的精神信仰,“民以食为天”,人们把吃当成了最天经地义的头等大事,太平军当时提出的“有饭同吃”,那对于有一顿没一顿,挣扎在饥饿边远的底层人民是最有吸引力的。忠王李秀成后来自己就招供说:“实因食而随也”。
我们中学历史书都提过太平天国有一个著名的纲领:“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这个底层人最梦寐以求的理想从来没实现过,太平军一开始让大家为了这个理想也是“毁家纾难”,感召不成就开始强迫老百姓纳贡,甚至发展到了“逐户搜刮”,对于清政府的财物那更是一律没收,他们的理论根据就是全天下财物都是天父的,所以应当统统收缴纳入“圣库”。我们评价太平天国不能光看他们提出了什么口号,具体还要看他们的行为。
读茅海建写的《苦命天子》一书中可以了解,太平天国一直维持了这套抢劫模式的“圣库”制度,他们没有像曾国藩的湘军那样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厘金制度,没有有效的财政保证军事战争的需要。
本期视频结束后也为大家链接了一本和太平天国历史有关的书籍,欢迎感兴趣的朋友选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