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是2023年2月21日
长久以来许多分析家对乌克兰社会采取了东西二分法,西部亲西方,东部亲俄国,这种领土上的划分忽略了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进程,:那些曾经经历过苏联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乌克兰老一代正在老去,而出生于独立乌克兰的新世代成长起来并接管了国家。
2022年的顿巴斯也不是2014年的顿巴斯了,自从2022年2月24日这场战争爆发以来,俄国的战地记者很少播出人们欢迎俄军入侵的场面,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那是做梦了,哈尔科夫等俄语区的房子一样被大鹅的导弹袭击,讲不讲俄语、亲不亲俄,其实在战争中都一样,并没有和讲乌克兰语的同胞待遇上有什么差别。


战争强化了乌克兰的民族认同,有许多曾经亲俄国的居民改变了原来的亲俄立场,在赫尔松和梅利托波尔,经常出现了大批居民挥舞着乌克兰国旗,让大鹅的士兵回家去吧,还有大量乌克兰农民用拖拉机把俄军坦克车拉走的场面。这边刚没油了,找地方加油,一回头坦克没了,还要跑着追人家拖拉机。搞得战争一开始,好像最好是的反坦克武器是乌克兰拖拉机。
除了这种搞笑的场面,还有更多感人的场面,每当有乌克兰战死沙场的士兵灵车经过,总会有成千上万人跟随灵车,陪同他们的英雄到最后的安息之地,两边道路上经常有自觉跪成一排送别烈士的人们,每个人高声吟诵着三遍:“英雄不死。”昔日那些俄语与乌克兰语的政治分歧都已经不再重要了,此时此刻,大家都是乌克兰人,以必死之躯,殉不亡之国。
所谓人心不死,则国家不亡。自由在高处,它属于有勇气去追寻的民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