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是2023年的1月31日,我们《开眼看世界》之黄遵宪系列推出第11集,聊一下日本明治时代的汉学。
在黄遵宪出使日本期间,日本的汉学还是非常强大的,整个明治时代,包括那些研究西学的人,具备汉语写作能力是最起码的要求。
日本有一位文学批评家叫木下彪,他这样评论日本明治时代汉学的重要性:
“汉学的崇高地位很难撼动,对受教育者来说,必须能用古汉语创作诗歌和散文·······尽管西式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但讲授汉学的私塾仍长盛不衰,大部分学生到这些学校去登记注册,虽然他们也时常去西式学校。”
日本另一位近代作家大町桂月认为明治时代是汉诗在日本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他写道:“尽管中国书籍早在一千多年前就传到了日本,但从未像明治时期,汉诗的创作艺术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
何如璋领衔的中国使团到了日本以后,使馆门前几乎每天都有到访的日本旧式文人,这种现象是同时期的欧美使馆所没有的,黄遵宪和中国的这些外交官经常被邀请到优雅的餐厅或者私人宅邸参加文学聚会,上野公园的不忍湖被他们称为“小西湖”。黄遵宪很喜欢夏天到那里散步。
中日文人之间的交流大多借助于笔谈,日本人在汉语阅读和书写方面能力很好,但是听不懂汉语,尽管使团有一些日语翻译,但是日本人更喜欢用书法来笔谈,他们不愿意用在天津学习过日语的青年翻译,觉得他们一个是有浓重的长崎口音,而且古典汉学的根底太浅。日本高崎藩的藩主大河内辉就保存了从1875——1882年间笔谈的手稿100卷,每卷约60页,这些都成为后世史学家研究的重要史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