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影与你一起雕刻时光
大家好,今天是2022年12月14日,我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部我刚刚看完的电影《琼斯先生》。
今年大部分时间我都在阅读和乌克兰有关的历史,期间也陆续找来一些和乌克兰有关的电影来看,这部《琼斯先生》是我目前能看到的,唯一一部表现1933年那场骇人听闻,发生在乌克兰的大规模的饥馑有关的电影作品。
电影是根据真实人物事件改编,男主角叫加雷斯·琼斯,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公开报道出乌克兰这场灾难的人。琼斯是威尔士人,母亲是乌克兰人,他担任英国自由党党魁劳合·乔治的顾问,他因为对德国战争警示的言论不符合当时当时的绥靖主义氛围因此被辞退,他借助劳合·乔治的推荐信只身来到苏联采访,当时这个新兴大国正在完成自己的工业化,给外界看来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全世界许多人都把它当成人类未来的一种可能,能看破其中的并不多,从历史留下的访问记录,也只有罗曼·罗兰、安德烈·纪德、徐志摩等少数人士访问过后,洞见帷幕背后的真相。
琼斯只是好奇一个问题,这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源源不断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根据估算应该早就破产了,当他来到莫斯科访问的时候,发现之前和他联系的记者保罗神秘的死去了,而在这里的所有记者都被限制在莫斯科内,不能随意离开进行报道。
最终琼斯想尽办法,直接找到了问题的本源——乌克兰,他徒步40多公里,一路亲眼见到了当时饥馑造成的悲剧场景,他也因此被捕入狱,回国后不得公开所见到的内容,否则有6名英国工程师可能会因为他的报道被处死。
这部电影既能看到一个新闻人的职业操守,也能看到一个人本着良知讲真话,影片选择的叙述视角是英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乔治·奥威尔,他的作品影响不只是文学,我觉得就是一位伟大的预言家,我也是第一次见到乔治·奥威尔的电影形象。他鼓励琼斯:“你讲述真相,不要管那些后果,这是你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权利。”乔治·奥威尔本来也是一个左派,对那个国度充满向往,琼斯的亲历的报道深刻震撼了这位作家,也让他把有关情节加入到他创作的那部著名的小说《动物农场》之中。电影把小说中的一些经典语言与现实画面对比,特别是结尾处猪与人捧杯,表示共同统治低等动物的旁白与杜兰蒂这样的货色在觥筹交错的喝酒的场景交织在一起,更加充满了讽刺。
电影中这位《纽约时报》驻莫斯科的记者沃尔特·杜兰蒂也是真有其人,他凭借13篇鼓吹这个国家的报道获得了1932年的普利策这个世界新闻最高奖,声名鹊起,但是在莫斯科,过着腐朽透顶的生活,完全丧失了一个新闻人应有的职业操守,他对真实的灾难非常了解,但是仍然选择写那些虚假的东西,他用自己的影响力痛斥说真话的琼斯是造谣,导致琼斯被整个行业排斥。大的历史过程中美国与之建交,这场世纪灾难长期被隐藏起来。
历史真实人物的结局也让人唏嘘不已,1935年8月,琼斯来到中国热河、内蒙古等地采访报道,却被绑匪绑架杀害,他所聘请的向导是苏联特工,被害时只有30岁。
沃特·杜兰蒂活到了1957年,死的时候73岁,普利策并没有撤销他的奖项,但是1990年,《纽约时报》公开承认他写的那些文章和报道是“本报历史上最糟糕的报道之一”。历史在新闻之外给了更公正的评价。
在这部电影构图中,导演经常拍摄到窗框外的人物和景色,表达了大时代框架下被压抑束缚的个体与国度,电影结束后也把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在讲真话的代价与出卖良知的利益之间,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