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克兰两千年(76)——切尔诺贝利

(2022-11-27 14:32:46)
标签:

乌克兰

切尔诺贝利

分类: 天下书屋

乌克兰两千年(76)——切尔诺贝利



  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一声惊天巨响震惊了整个世界。


  在距离基辅70英里外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爆炸,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核灾难。切尔诺贝利事件让乌克兰与莫斯科领导层之间的矛盾公开化。乌共当时的首脑彼得罗·谢列斯特当年希望为乌克兰迅速发展的经济提供新的电力,支持将核能带到乌克兰。他在60年代积极鼓吹这一方案,1977年切尔诺贝利落成开始发电,当时人们对核电站表示欢迎,标志着乌克兰向更现代化迈进了一步。


  但是这个电站的运行权力掌握在莫斯科手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都来自乌克兰之外,核电站的归属于苏联。


  1986年4月26日,由于一次失败的涡轮机测试,核电站第4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这个时候乌克兰的官员才发现,在这场发生在他们本土的灾难面前,他们根本没有发言权,只能听莫斯科方面派出的代表的指令,核电站周围30千米范围内的居民被转移,但是却不能将真实情况告诉大家。核辐射迅速威胁到拥有200万人口的基辅。


  事件很快发展成一场政治危机,苏联当局漠视了民众的知情权,事故第二天,事发地点附近的足球赛和婚礼等户外活动还在照常举行,  5月1日,基辅在准备劳动节的大游行,弗拉基米尔·谢尔比茨基作为乌共一把手第一次缺席,戈尔巴乔夫命令他一切照常执行任务,向全世界表示一切尽在掌握,如果搞砸了就开除他的党籍。游行被从4个小时压缩到2个小时。一直到两天半以后,瑞典政府检测出核辐射云以后,苏联被迫发表了官方声明。

  1986年5月14日,戈尔巴乔夫才出来发声,主要指责西方媒体散布谣言,接下来几天当局一直阻止对事件进行独立调查。面对突然高发的癌症和新生儿的生理缺陷,位于基辅的国家辐射治疗中心说口腔癌是因为牙病,畸形儿是因为近亲通婚导致的。独立后的乌克兰驻美大使尤里·谢切尔巴克说,切尔诺贝利和这个体制本身就是一体的。



  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堆的爆炸和部分溶毁相当于500颗广岛原子弹释放出的辐射量,仅在乌克兰就有5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被辐射污染,比整个比利时面积还要大。反应堆周围的隔离区面积达2600平方千米,爆照后一周,9万多居民被疏散,其中大部分人终生再也不能回家。整个普里皮亚季城被废弃。这个废弃的城市仿佛时间静止在苏联时代,保存在那里,近些年来有一些影像视频拍摄流出,让人看到很鬼魅的样子。


  在乌克兰有2300多个居民点,超过300多万人受到辐射尘的直接影响,估计6000——8000人死于核辐射,还有数千人患有癌症和出生缺陷,因为依赖第聂伯河等河流水源受到影响的人超过3000多万,乌克兰北部森林受到影响,树叶成了辐射源,毗邻乌克兰的白俄罗斯对这场灾难同样感同身受。


    切尔诺贝利事件增加了全社会上上下下对莫斯科当局的不满,1986年6月,一次乌克兰作家协会上,一群知识分子先开炮,谴责莫斯科。这场灾难促成了乌克兰的觉醒,让他们开始思考加盟共和国与莫斯科之间的关系,促成了勃列日涅夫死后第一场公共大讨论,作家尤里·谢尔巴克站了出来,他在1987年成立过一个环保组织,后来发展为绿党。环保运动将乌克兰视为莫斯科行为的牺牲品,成为戈尔巴乔夫时代乌克兰最早的民族动员形式之一。乌克兰体制内的反对派和新崛起的民主派本来也是对立的,但是在反对戈尔巴乔夫的莫斯科方面找到了共同利益。


  事后看来,整个帝国大厦解体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是从切尔诺贝利开始的,这个核电站成了这个体制表里不一、失败和完全破产的象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