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克兰两千年(42)——苏联对乌克兰化政策的改变

(2022-09-29 01:38:29)
标签:

乌克兰

苏联

斯大林

历史

乌克兰化运动

分类: 天下书屋



  求知识于世界,问兴亡与历史


  大家好,今天是2022年9月28日,我们《乌克兰两千年》系列继续聊一下苏联时代,对乌克兰本土化政策的转变。


  上一集我们提到,斯大林对于乌克兰化运动的支持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这位格鲁吉亚人骨子里认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根本就是同一个民族,他不能允许乌克兰人发展出一种完全独立的文化的。


  随着斯大林权力与地位的巩固,20世纪20年代末期,莫斯科当局开始改变自己对乌克兰的政策。

  1929年,苏联展开了一系列的抓捕行动,一大批乌克兰知识分子被逮捕,当局指控他们加入了一个“乌克兰解放同盟”的反动组织,与波兰政府勾结,图谋不轨。现在史料揭秘,这是一起彻头彻尾的冤案,所有指控都是捏造的,被告中15人被处决,192人被判处不同形式的监禁,87人被判国内流放。


  这起案件打击掉了乌克兰化运动最前沿的一批知识精英,这也预示着莫斯科方面重大政策的转变,打击对象从之前的大俄罗斯的文化霸权沙文主义,改变为地方民族主义。


  语言和文化上的乌克兰化运动并没有改变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地区的俄国文化,比如在哈尔科夫地区,虽然从1926年到1939年,哈尔科夫居民把乌克兰语当母语的数量从24%提升到了32%,但是这个期间哈尔科夫的人口也从41.7万增长到了83.3万,几乎增长了一倍,把俄语当成母语的居民仍然高达64%,所以这座城市的乌克兰化对于这场运动至关重要,但是失败了,失败的结果是乌克兰东部地区的自我认同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今天这场俄乌战争,围绕顿巴斯地区的争夺,也与这个地区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乌克兰化政策在西部广大地区,还是推动了许多乌克兰人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语言成为区分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的一条关键的文化纽带,实际上他们之间还有一种独特的,杂糅了俄语和乌克兰语的通用方言,叫“苏尔日克”。


  20世纪20年代,苏联并没有占领今天全部的乌克兰,有超过700多万乌克兰人生活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境内,在西方作为一个最大的少数民族,这批西乌克兰人又有怎样的经历呢?欲知后事,我们下集再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