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一次听林清玄先生的讲座
标签:
林清玄台湾清华大学作家 |
分类: 雕刻时光 |
(1)
2010年10月24日 清华大学时代论坛
佛祖释迦牟尼曾以拈花一笑找到大智慧的衣钵传人,六祖慧能在菩提无树,明镜非台中顿悟禅机,他们并没有多说什么,我资质愚钝,也请林先生用语言点化一二,佛祖菩提树下感悟四圣谛、十二因缘,立地成佛开悟后曾说过:“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我23岁那年初问此言,冥冥中有一种感动,佛祖好像在说我们人人都有佛性,每个人都能立身成佛,可是我不懂,怎么样才能舍妄想不执著?在场的这么多年轻人,哪个不是野心勃勃、雄心壮志,在追寻成功、财富、金钱、地位、名誉,还有房子,您三十岁前得到的,却可能是许多人一生孜孜以求,梦寐渴求的,佛家讲”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有一天我想到,难的不是”归于平淡“,是如何“绚烂之极”,“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有此一问,想请林先生分享一下,如何不损梵行,不愧天道,立身于滚滚红尘之中呢?
林清玄:下次我如果没有来,可以请他上来。我刚刚不断的拈花你没看见吗?拈花微笑这是很好的公案,就是在释迦牟尼放在拈花,释迦尊者就微笑。其实你进入那个觉察,当你在很敏锐状态的时候,你可以接收到一些超乎语言,超乎意识,超乎想象的东西,那个时候佛该会一个拈花,其实并不是说一定要拈花才会有微笑,因为如果从长远的历史观,就是长远的时空看起来,那个拈花微笑不是偶然的,就是从长远的关照,这是必然的,只有在那一刻,也只有在那个时空,一个人拈花另外一个人微笑,我们现在的时空可能是不同的拈花,有不同的微笑。就好象有一天走在峨嵋山看着穿牛仔裤的普贤菩萨你可能不认识,所以你要准备好那种状态,在某一刻开悟。在禅宗的历史上,小悟数百回大悟几十回,一悟彻悟,一般的众生也不要期待那么高,每天只有一个小悟,几个月有一个大的悟那就已经很好了。第二个问题关于人是不是应该达到那个绚烂才会觉悟,得到开放,因为我们在历史上读到像释迦牟尼佛是王子,达摩祖师也是王子,查理王子也是王子,但是他不一定得到开悟。像平凡的人也会悟,像玄奘法师。我记得有一次我读玄奘的传记,读到最后我痛哭流涕,为什么?因为他从印度要回来的时候,两个印度最大的国王送他,一个叫做戒日王王,一个叫做鸠摩王送他回大唐,两个国王说你一去千里迢迢你需要什么吗?戒日王说我可以给你很多财宝;鸠摩罗王,说我可以送给你很多的侍者侍从,保护你回大唐。结果玄奘只要了两个东西,一个就是一匹大象,因为中途要走很长的路,特别是要过河,人没有办法过河,可是相象可以渡河。然后跟国王要了一件雨衣因为可能下雨,我读到这里痛哭流涕,这个人实在是了不起了,给他一个大象一件雨衣。他是在那么穷苦的环境里面长大,他从小就出家,爸爸妈妈很早就去世,可是他最后可以世间的繁华一无留恋,然后他穿着雨衣骑着大象就回到大唐。就启示我们不一定要做王子,一切众生只有如来智慧,只因妄想执着,一切众生不包括那些很有钱的,很穷的,长的很漂亮的,长的丑怪的,各种各样的人只要你可以开启智慧你就会进入如来的世界。你对这个世间保持一个很好的关照,你很快的就可以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时空,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这是我的回答谢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