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黎归来再看电影《巴黎圣母院》

(2018-02-24 14:32:19)
标签:

巴黎圣母院

维克多·雨果

法国

电影

文学名著

分类: 天堂电影院
巴黎归来再看电影《巴黎圣母院》
  在巴黎,我终于见到了巴黎圣母院,了不起的哥特式建筑,作为建筑艺术本身已经是一种经典,而匹配上维克多·雨果老爹的故事,则让这座建筑成为世界闻名的传奇。走进圣母院,我在里面忍不住回想起电影里面那些场景,忍不住仰望未开放的钟楼,是不是里面真的住过一个吉普赛避难的姑娘艾丝美拉达。

  围绕着圣母院走,从各个角度端详着它,突然,教堂的钟声响起,惊起鸽子纷飞,我总是感觉卡西莫多还在上面继续敲钟。回国,我又重新找来雨果老爹的小说,重新翻出这部1956年法国电影大师让·德拉努瓦拍摄的同名电影,这部电影是对这部伟大的文学名著最好的诠释。
巴黎归来再看电影《巴黎圣母院》
  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法国电影大师让·德拉努瓦2008年6月18日去世,他整整活了100岁。他一生拍摄了30多部作品,非常擅长对文学名著与历史题材的创造与改编。法国总统萨科齐曾经这样评价这位电影大师:“德拉努瓦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艺术事业,他为法国带来了荣耀。 这世界上幸存的老导演中,能走过百岁人生者屈指可数,他们的存在对于后辈来说,早已成为了一种传奇,一种篆刻着电影艺术的从诞生走向辉煌的路标。”

事实上他也确实用这部《巴黎圣母院》打动了全人类,1980年代的中国新启蒙时代,这部电影也影响了中国整整一爱人,与日本电影《追捕》、印度电影《流浪者》、法国电影《佐罗》等都是并驾齐驱的时代经典。今天再看让·德拉努瓦的这部作品,你依旧能感觉到他叙事手法的精湛,画面构图的精美。

巴黎归来再看电影《巴黎圣母院》
雨果老爹写的《巴黎圣母院》的故事,很像是《美女与野兽》的法国版。这部作品诞生的时代也恰恰是法国大革命最风起云涌,矛盾激烈的时代。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被推翻,拿破仑政变、波旁王朝复辟等一系列云诡波谲的历史大戏在上演。雨果以15世纪法国路易十一时代的巴黎为背景创作了这个故事,古希腊文的“命运”一词被刻在基督教神权的教堂之上,这位法兰西文学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度的大师人物,借助这样一部作品把所有的矛盾冲突集中起来。造反的底层流氓无产者撞击巴黎圣母院的大门,抢黄金、分东西的革命在法国被启蒙,传遍到世界各地,所以只有法国的革命叫“大革命”,王权与神权、人权与世俗权力,禁欲与纵欲,愚昧与体制,个体命运与时代命运,所有的矛盾冲突都撞击在一起,形成了这部浪漫传奇的故事。

巴黎归来再看电影《巴黎圣母院》

巴黎归来再看电影《巴黎圣母院》吉娜·劳洛勃丽吉达,战后复兴时期欧洲出现的首位以性感著称的代表影星,欧洲电影与好莱坞连接的标志性人物。她出色的表演把雨果笔下的艾丝美拉达生动地呈现在银幕上,在巴黎圣母院门前,她那段动人性感的吉普赛舞蹈也倾倒了一代国人。

巴黎归来再看电影《巴黎圣母院》

巴黎归来再看电影《巴黎圣母院》在《巴黎圣母院》的故事中,人物的善恶美丑对比是非常鲜明的,相貌丑陋的卡西莫多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披着宗教神圣外衣的克洛德·弗罗洛副主教坏得有深度,他的灵魂承载着禁欲主义的宗教与个人性欲的折磨,他畸形的爱。艾丝美拉达是故事的核心,围绕的她的情感纠葛展开,国王的卫队长菲比斯只是垂涎她的美色想要骗取她的肉体,艾丝美拉达被这位花花公子迷惑,弗罗洛的爱充满畸形,用毁灭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得不到,诗人格兰古瓦没有血性,只是一种口头的爱却无法承担起牺牲与责任,只有卡西莫罗是一种守护的爱,最终以死相随。整个电影还原了原著的精髓,画面布景与构图都非常精到。充满传奇与浪漫的故事,有血有肉的人物走出文学名著,借助电影艺术更为广泛的传播开来。

回想起雨果书中提到“万钟齐鸣”的巴黎,想起我在那座城市,那神奇的教堂的漫步,在电影中看到的镜头让我再次回味起那美妙的造访,建筑永恒,故事永流传,真爱与牺牲也借助艺术被永恒的讴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